三峡原文及注释电子版
一、内容概述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封写给友人的书信,犹如一幅山水画卷,生动描绘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间的雄奇秀丽景色。此信不仅是一封交流情感的通信,更是一首清词丽句的山水小品文。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分为三段。第一段概述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之美,强调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特征。第二段详细描绘“异水”,即富春江水的美丽。第三段则描绘“奇山”,包括山景、水景、草木、野兽以及人在其中的感受。本文以其高雅的审美、丰富的写景技巧和生动的语言,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
二、单元定位
本文与本单元前面两篇教读课文同属山水小品奇文共赏这一单元主题。在文体上,本文与前面两篇课文一样,都是山水小品文中的精品。这些文章大多以描写景物为主,带有骈文特点,韵律和谐,适合朗读。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细腻的情思,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学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文特点,确定以下四个学习目标:
1.流利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反复朗读可以体会其音韵之美,为理解文章大意打下基础。
2.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鼓励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词汇,通过提问或小组合作解答的方式积累常用词汇。
3.感受语言之美,学习描绘景物的手法。本文通过清新的语言、丰富的写景技巧,如俯仰观察、听觉视觉调动、比喻夸张等手法,展现出景物的独特魅力。
4.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高雅。作者通过纯粹的欣赏态度,发现景物的独特之处,表现出高雅的审美。
四、学习方法
本文作为自读课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鼓励自主阅读。学习重点放在理解文章情境交融的写法上。可通过启发想象、设定情景、设问引导等方法进行学习。对于文章结尾的理解,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
五、学习过程
1.课前准备:识记生字,了解作者及背景。学生需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读音问题,并初步理解课文。同时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风。
3.品味意境和语言:引导学生把握景物的主要特征,如水的清澈、山之形态等。讨论文章的写作技巧,如骈句的运用、音韵之美等。
4.当堂背诵:通过背诵体会文章的音乐美感,增加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合作探究悟文趣:结合课文和作者资料,探讨作者的情感与志趣,理解作者寄情于景的手法。
六、总结评价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包括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品读赏析文章、感受骈文音韵之美以及作者的高雅审美。
2.进行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