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和大米哪个好消化


如今粗杂粮重新回到了人们的餐桌,被大家视为“健康之选”。与经过精细加工的白米白面相比,粗杂粮的确富含更多营养,拥有更高的膳食纤维,让人有更强烈的饱腹感。我们并不能随意食用粗杂粮。

许多老人误以为吃粗杂粮可以降低血糖,因此坚持要把粗杂粮替代大米饭。但实际上,真正具有降血糖功效的食物极为稀少,我们摄入的任何食物都会含有一定热量。

除了清水,几乎所有食物在消化吸收后都会导致血糖波动。有些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小,而有些则较大,它们升高血糖的能力有所不同。至于某些食物能够降低血糖,多半是误解,毕竟食物不是物。

粗杂粮中富含膳食纤维,因此餐后血糖升高幅度较小,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如果食用方式不当,可能对血糖产生更不利的影响,比如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将粗杂粮熬成烂粥。

对于小孩,我们常常会给他们提供软面条、烂粥等易消化食物。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这类食物。因为易消化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粗杂粮在熬煮过程中,淀粉糊化后变得软烂易消化,这正是糖尿病患者所应避免的,也削弱了粗杂粮的健康特性。

误区二:把粗杂粮做成高热量食品。

尽管粗杂粮本身的脂肪含量不高,但其口感往往较差。如果为了追求口感,通过高油、高盐、高糖等烹饪方式处理粗杂粮,其热量会急剧上升,脂肪含量也会增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的食物并不能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误区三:认为粗杂粮吃得越多越好。

虽然粗杂粮的升糖指数较低,但其热量并不低。例如,三色藜麦、糙米、全麦馒头、荞麦面的热量都较高。无论是想降血糖还是减肥,总热量的控制都是关键。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身体较虚的老年人,更不宜过量食用粗杂粮。

建议将粗杂粮与米饭搭配,占餐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少食多餐,多运动才是正确的降血糖方法。

关于粗杂粮的食用方法,您还有哪些疑问?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生活经验,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