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出土顺序
昨日(28日),四川省宣布:三星堆遗址将与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近期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3号坑成为焦点,因其器物丰富程度超过其他新发现的6座坑。目前,该坑内已发现青铜器、大量象牙,还有烧骨、海贝、玉石器、金器等珍贵遗存。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一尊高达115厘米的青铜顶尊人像昨晚亮相,该铜像由上下的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一个精美的大口尊,带有龙形装饰;下半部分则是一尊呈跪坐姿势的青铜人像。三星堆遗址此前的考古发掘中虽曾出土过类似形态的文物,但如此巨大的体量却是首次发现,被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
青铜兽面是一种独特的青铜器,宽25厘米,高12.5厘米左右,呈现出类似人的样貌,但因头上长有犄角、嘴角露出獠牙,与常见的青铜面具和人头像有明显区别。三星堆遗址3号坑的负责人、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徐斐宏表示,青铜兽面是三星堆文明较为独特的青铜器,之前在2号坑中有9件,而3号坑中至少已有2件。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更多的文物逐渐被发现。这些文物是否带来了新的信息呢?徐讲师表示,随着发掘过程的进行,对遗存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例如,3号坑内的一件奇特青铜器,在3月份直播时还未知其名,现在已确定为青铜祭坛。三星堆遗址3号坑也有与2号坑相似的青铜神树,甚至可能属于同一个个体,若能得到证实,将大大推动相关研究。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转向青铜器的提取和研究。考古学会理事长、社科院学部王巍老师介绍,今天三星堆遗址提取的青铜面具可能代表一个具有神性的动物形象,而玉凿则是手工工具,玉质优良且体型较大。这些文物的发现对于了解三星堆文明的、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