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口诀的读法


永字八法是书法中极其重要的笔法规则。据传,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耗费数年时光,专注于研究如何写好“永”字。他认为,这个字涵盖了楷书的基本笔法,一旦掌握了“永”字的写法,就能掌握所有字的写法。之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将此“永字八法”传授给了虞世南,从此,这一书法精髓得以流传。

一、点为侧,即倾斜之意。点应该倾斜着写,像巨石侧立一样,显得险峻有力。如果点写成平卧或正立,就会显得呆板。在永字中,点的收笔采用露锋的方式,以与下面的横画相照应。

二、横为勒,有如骑手勒马之用缰。横画应该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贯通于竖画。如果横画写得平拖或下斜,就会显得无力。写横画时,应该逆锋落笔,缓行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的态势,避免顺锋滑过。

三、竖为,意为有力的意思。竖画应该内直外曲,像一样直立,虽然形状弯曲但内涵无穷之力。竖画不宜过直,应结合字体的全局,在弯曲中显现直挺之势。如果过直就像枯木立地,虽然挺直但无力。

四、钩为趯,意为跳跃。写钩画时,应先蹲锋蓄势,然后快速提笔,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就像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以与策画(挑画)的起笔相呼应。

五、提为策,如马鞭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中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虽然两个笔道错落不相称,但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发力在发笔和收锋。

六、撇为掠,掠是拂过的意思。写掠画就像用手拂物一样,行笔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要表现出潇洒利落的姿态。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显得飘浮无力。

七、短撇为啄,如鸟啄食之意。写横撇应像鸟啄食一样快速行笔,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快健劲为上乘。

八、捺为磔。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字体结构上来说磔是肢解的意思,捺画继承了隶书波磔的写法。隶书是为了使字体开放而发展出了波磔的写法。楷书中的捺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它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二是要求这一笔要写得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磔有刀劈之意在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表现出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