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佳话。陶渊明,这位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曾担任过彭泽县令。当时,县里规定公务人员需自行耕种一部分公田,以补不足的俸禄。陶渊明领取了官俸,却不愿为了这微薄的“五斗米”而屈身耕作,更不愿向掌握实际权力的督邮低头。他深知自己的志趣与官场的虚伪格格不入,认为为了生计而卑躬屈膝,有辱于自己的风骨和人格。
于是,当督邮到县衙时,陶渊明未出接见,而是让小吏告知对方:“我是高士,不为五斗米折腰。”说完,便毅然解下官印,挂在了县衙的墙上,并写下《归去来兮辞》,辞官归隐,回归田园。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由人格和精神追求的坚守,对虚伪官场的彻底决裂。他不因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种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