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谁的名言
(一)原句重现:“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是初中二年级下册第12课的名言。
(二)文化溯源:这句话源自清梁绍壬的《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显耀的是他人,我则从其中获得助益。”
(三)内涵解读:这句话的内涵是,一个人即使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也不会炫耀自己的成就。相反,这些经历使他获得了许多帮助。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句现代翻译后的名言呢?
“读万卷书”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行万里路”则代表他有着广泛的阅历和经验。这两种情况都蕴深刻的哲理。
什么哲理呢?越是读书多、经历丰富的人,越能深切感受到“的知识如同海洋”,自己所掌握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样的人极为谦虚,他们不会想着去“炫耀自己”。相反,那些敢于炫耀自己的人,往往只是半瓶子醋在晃荡,因为他们并未真正“进入”知识的宝库,不了解世间究竟有多少知识,因此“越无知者越胆大”。
“因为这两件事使我得到了许多帮助”,其中的帮助之一就是“谦虚做人”。所读的书和所走的路都没有白费,一定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为中学生家长答疑、为中学新入职教师提供资料、为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提供帮助,本篇文章对这句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进行了一些讲解。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以谦虚的态度面对世界,从中获得真正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