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四梦是什么剧种


回望俞振飞大师的舞台生涯

在连续三晚的纪念专场演出中,从12月9日至11日,清风雅韵传千秋的氛围在逸夫舞台弥漫。这场演出是为了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而特别策划的。从首场几代上海昆剧人的同台献艺,到最后一天京昆名家的精彩演绎,剧场始终座无虚席,台上台下的氛围热烈异常。

俞振飞,这位上海昆剧团的创立者、艺术风格的奠基者以及上昆的精神象征,一生致力于昆曲艺术,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为了纪念这位传奇人物,上海昆剧团自今年起策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从年中的展览、研讨会、《振飞曲谱》曲谱的再版首发,到年末的系列专场演出,都是为了致敬先贤,缅怀大师。

首场晚会可谓群英荟萃,老中青几代的演员都汇聚一堂。其中,岳美缇携弟子们共同登台,展示了昆剧艺术的传承之美。而国宝级艺术家们如周志刚、张静娴、计镇华等也带来了各自的精彩表演。尤其是俞振飞的亲传弟子岳美缇和他的学生们,更是以一出《墙头马上》展现了昆剧艺术的代代传承。蔡正仁得俞振飞真传的表演艺术也在专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二天的专场更是让观众翘首期盼已久。久违的国宝级艺术家们纷纷登场,展现各自拿手好戏。岳美缇、张铭荣的《问病》,梁谷音的《思凡》,计镇华的《扫松》,以及蔡正仁、胡刚的《醉写》,都让观众领略到了昆剧舞台艺术的精妙之处。

俞老为上昆所作题词《减字木兰花》也见证了昆曲艺术的代代相传和生生不息。“行云回雪,大好河山”,这首词也表达了艺术家们对昆曲的热爱和执着。

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纪念俞老就是要担起这份承自先辈的文化责任,不仅要传承好前辈艺术家们的表演技艺和经验体会,更要延续他们毕生不畏艰难、艺无止境的从业精神。

本次纪念演出活动由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昆剧团、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对一位传奇人物的缅怀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