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这首诗为啥又叫锄禾?


《悯农》这首诗,又称《锄禾》,主要是因为其内容与“锄禾”这一农事活动紧密相关,并且“锄禾”成为了这首诗广为流传的、极具代表性的名称。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内容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直接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锄草的艰辛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为了收获粮食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一形象成为了整首诗的核心,也成为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象征。因此,“锄禾”不仅仅是一个农事活动的名称,更成为了这首诗的代名词,代表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惜。

因此,根据《悯农》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它又被称为《锄禾》。这一名称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深入人心,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农民的辛劳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