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课文原文出自小说集《呐喊》


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课文,确实出自他的著名小说集《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于1923年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从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故乡》是其中的一篇,首次发表于1921年12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后收录于《呐喊》中。

《故乡》通过对“我”回故乡的一次经历和回忆,深刻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和农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我”和闰土之间关系的巨变。文章以“我”的视角,叙述了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儿时伙伴闰土的再次相见,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精神状态。通过对故乡的描写,鲁迅先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现实的批判。

《故乡》这篇课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作为思想家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通过《故乡》,鲁迅先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中国农村世界,引发人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