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出自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出自  

“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可以说,如果没有经历过孤独,那就等于没有真正体验过人生。陈子昂在幽州台上独自面对浩渺天地的那份“孤独”,为人类孤独的情感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他所表达的孤独深刻且无法解析,同时又能将人们从自我局限中解救出来,也许这就是他真实的写照吧!

陈子昂是唐代的文学家和诗人,被后世人称为陈拾遗。他与李白、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歌风格独特,寓意深远,力量苍劲。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是在他随武攸宜出征受到排挤时创作的。陈子昂独自面对幽州台,心中涌现出深深的悲凉,表达出自己对未能遇见圣贤之君和贤明之主的遗憾。他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无限辽阔,人生的短暂,独自凭吊,不禁泪流满面。

那一刻,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心中长久压抑的情感如洪水般汹涌而出。他思索古今,展望未来,感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他追思燕昭王在此地建幽州台的历史,感叹自己无知音相遇。面对苍天大地,他喊出了自己抱负难施的寂寞,悲叹自己被埋没的怨愤。

“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他英雄壮志难酬的呐喊。特别是当他面对时空流转、人生短暂的悲叹情结时,他的声音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绝响。他的诗歌运用独特的句法、语言、音节和调子,把寂寞苦闷的情怀展现给读者,使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产生共鸣。

这首诗并非只有陈子昂才能写出。其中的熟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其实源自晋宋间的熟语。但陈子昂将其融入诗中,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相结合,使诗歌的内涵得到了扩展。这句熟语也因陈子昂的诗而广为人知,成为千古绝唱。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