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第二首:读懂这首诗,才懂诗人那颗高洁的心
张九龄的《感遇》第二首诗,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起兴,通过描绘两种不同花木在各自季节中展现的勃勃生机与高洁品格,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身的情怀与志向。兰与桂,分别象征着君子在春天和秋天所应有的状态——兰在春日茂盛,象征君子才华的施展与品性的芬芳;桂在秋夜皎洁,则代表君子在清高隐逸中坚守节操,不慕荣利。诗人以“常恐秋节至,零落同百草”的忧虑,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德行可能凋零的深深担忧,这种忧虑并非消极,而是源于对自身高洁品格的珍视和对坚守节操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含蓄地展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心境。读懂这首诗,我们便能真切感受到诗人那颗高洁、正直、充满忧患意识的心,以及他在动荡时局中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的决心与勇气。这正是张九龄作为一位正直政治家与优秀诗人的独特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