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闹大小年,丰收歉收真让人头疼,到底为啥会这样?
果树出现“大小年”现象,即有些年份结果量大,丰收,而有些年份结果量少,歉收,这确实让很多果农感到头疼。其主要原因在于果树的生理特性,特别是花芽分化与开花坐果的矛盾。
通常,果树在结果后,需要经过一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交替过程。在营养生长充足的年份,树体积累了丰富的营养,有利于花芽分化和花器官的发育,为来年的丰产打下基础。然而,如果当年结果量过大,树体需要将大量的营养用于支持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导致用于花芽分化的营养相对减少,从而影响来年的开花坐果数量,造成来年产量下降。
此外,一些果树品种本身就有“大小年”的倾向,这是由其遗传特性决定的。这些品种在丰产年份,树体营养消耗过大,难以恢复,导致来年结果量减少。为了缓解“大小年”现象,果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修剪枝条,控制结果数量,保证树体有足够的营养用于花芽分化;适时施肥浇水,保证树体营养均衡;选择抗“大小年”的品种进行种植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大小年”现象,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