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神秘消失之谜:它们究竟是怎么突然不见的?
关于恐龙神秘消失之谜,科学界普遍接受的是“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其大约发生在6600万年前,导致了包括所有非鸟类恐龙在内的大约75%的物种灭绝。这一事件最主流的解释是“小行星撞击说”。
根据这一理论,一颗直径约10-1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地点位于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地区。撞击瞬间产生了难以想象的能量,引发了全球性的海啸、超级火山喷发、长期的“撞击冬天”以及急剧的气候变化。厚厚的尘埃和硫酸盐气溶胶遮蔽了阳光,导致植物大规模死亡,依赖植物为食的恐龙及其它陆地生物随之饿死或冻死。大气中的尘埃和有毒气体也可能直接对生物造成了致命伤害。
虽然撞击说是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但也有一些其他假说,例如大规模火山活动(德干暗色岩)、气候变化(海平面下降、海退)、或是一种组合因素理论,认为多种环境压力叠加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然而,小行星撞击提供的证据最为充分,被认为是导致这场灾难性灭绝事件的主要触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