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撕扇表达了什么


晴雯撕扇表达了什么  

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里,大观园又一次重现诗意氛围。林黛玉以她的《桃花行》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同时也开启了重建桃花诗社的提议。却因一时忘了贾探春的生日而让活动延后。后来,因史湘云偶然填写的《柳絮词》,引发了众人齐聚潇湘馆共同创作。

《桃花行》可以说是《题帕三绝》的升华版本。诗词的解读角度各异,但《桃花行》的核心表达无疑是林黛玉面临的生死离别。其中的诗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正是林黛玉哀伤至极,最终离世的写照。贾宝玉读到这首诗,明白了林黛玉的绝望,因此泪洒诗社。

对于《红楼梦》中的故事,我是君笺雅侃深有体会。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其中的那些事儿。

值得注意的是,《柳絮词》由史湘云填写的《如梦令·柳絮》引发,贾探春、林黛玉、薛宝琴和薛宝钗也都各展才华,填写了一首。这些词的核心,都体现了“生离”的主题,隐喻了女儿们即将面对的未来婚嫁之事,如柳絮离开母体,随风飘散。

贾宝玉无法填写《柳絮词》,是因为林黛玉与薛宝钗的词已经揭示了他将面临的人生离别。而其中的《蝶恋花》则容易让人联想到“梁祝”的典故,预示着贾宝玉与林黛玉无法如愿的姻缘。

于是,贾宝玉与妹妹探春合作了《南柯梦·柳絮》,既代表了贾家的衰败,如“南柯一梦”,也预示着贾宝玉将与远嫁异国的妹妹再见。特别是林黛玉与贾探春同时远嫁那一遥远的水国的命运。

随着《柳絮词》和《桃花行》的结束,大观园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如抄检大观园、迎春出嫁和宝钗搬家等。众人的命运或是离世或是远嫁,大观园的离散序幕就此拉开。

风筝与扇子,都是离别的象征。晴雯撕扇子表达了对离别的反抗,她被赶出大观园,既是“散”也是“死”。而风筝则隐喻女儿出嫁后,与娘家的联系如同纤细的风筝线,断了便彻底远去。

当天,林黛玉放飞的风筝被紫鹃剪断,预示她将被远嫁西海,与贾府、贾宝玉的联系彻底断绝。而贾探春的风筝则与另一只凤凰风筝纠缠,似有帝王妃之命。薛宝钗的大雁风筝则代表了她与贾宝玉的姻缘。七只大雁也暗示了薛宝钗在贾府七年后将等到金玉良缘的实现。

晴雯放飞了赖大家送给贾宝玉的大鱼风筝,这“大鱼”象征着林黛玉的离去。南溟则暗示了远嫁西海的方向。而贾宝玉的螃蟹风筝被袭人送给贾环,螃蟹在书中代表了贾家的富贵与传承。贾府后,贾宝玉离去,妻子薛宝钗没有子嗣继承,最终贾环从贾宝玉手中继承了世袭。这一切都隐藏在曹雪芹笔下的线索之中。对于《红楼梦》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应该尊重原著中的线索和逻辑推演结果的真实可能性。《红楼梦》的魅力在于每个细节都可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红楼梦》阅读的乐趣在于寻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情节故事。以上观点基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故事线索整理及推论所得出来。

  晴雯撕扇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