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从红月开始有哪些终极(详细资料介绍)

科幻元素的全面繁荣:从网络文学看数字文明时代的想象力拓展
自2019年《流浪地球》的成功,科幻电影的长足进步便备受瞩目。紧接着,电视剧《三体》精彩演绎了科幻作品的内核和精神,使科幻成为文娱生活的一大热门元素。而这一切的背后,不仅仅是影视制作质量的提升,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让人们看到计算机和网络正在构筑一个虚拟世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激发着关于人类未来可能性的新思考。数字文明时代似乎不再是遥远的“幻想”,它正在不断地逼近我们生活的当下和未来。当数字文明冲击关于人、文化和社会既有的知识框架时,科幻元素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想象,与其他文化元素相结合,呈现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
网络科幻的兴起正是科幻破圈的重要标志。根据《2021科幻网文新趋势报告》显示,科幻网文创作者数量激增,其中“90后”作家成为科幻领域的中坚力量。与此各大网络文学创作平台也积极举办科幻征文活动,全面推动科幻题材创作。涌现出的《夜的命名术》《我们生活在南京》等诸多作品,展现了科幻元素的丰富多样性。拥有科幻元素的网络文学改编作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网络科幻的兴起带来了科幻写作者和受众的急剧增加,同时也展现了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想象和情感上的变迁。网络科幻使得科幻元素与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元素结合,开启了多文化背景的科幻想象方式。网络科幻将东方幻想元素和科幻相结合,带来了新的幻想的融合和关乎文明发展的思考。
网络科幻拓展了科幻表现的领域。除了传统的物理学变革带来的技术进步,网络科幻还展开了有关病理学、心理学、生态学意义的幻想。这些作品思考科技文明的进步所带来的生态学问题,并以“后人类”主体的建构和想象来拆解人类中心,进行关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考。科学幻想和日常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多的网络文学作品将科幻设定、科幻元素嵌套在日常故事中,比如平行宇宙、互换身体、时间循环等常见的设定。
网络科幻更加注重“好故事”的书写。网络科幻作家努力让科幻故事情节更吸引人、情感更打动人、风格更丰富。网络科幻的风格多样,有幽默搞笑的,有纯爱唯美的,也有雄浑悲壮的等等。
网络科幻的勃兴及其带来的科幻破圈意味着“刘慈欣现象”只是科幻腾飞的开始。人工智能的升级不仅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科幻作者重新勾勒了科幻世界,使得科幻不再只是对科技发展的畅想,而是全方位地重新想象面对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冲击的人类生活。网络科幻不是网络文学和科幻文学的偶然交汇,而是数字文明语境下人类想象力边界的拓展。当下的网络科幻创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且令人期待。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