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启发和道理怎么写


《童年》的启发和道理怎么写  

作为初中生的家长,我与肖复兴散文的相遇,是经由孩子的语文老师引荐。老师提及他的文章“既适合应试,又能培养阅读语感”,因此我购买了《一年好景君须记》与孩子共同阅读。没想到这一读,让我和孩子都收获颇丰。

肖复兴的文章实用性不容小觑。他的文章确实是考场上的常客。在初次拿到这本书时,我儿子惊讶地说:“妈妈,我记得考试试卷里曾经出现过肖复兴的文章!”于是我们翻找月考试卷,确实在上个月的阅读理解题里出现过了。这也证实了这些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是适合中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比如他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从眼前的景物写到童年回忆,最后表达了对长辈的怀念之情。这种“物—事—情”的写作方式清晰易懂,孩子在写《奶奶的蒲扇》时,便模仿这种结构,被老师选为范文并在教室墙上。

他的文章也极具可读性。我尤其欣赏他文字中流露出的生活气息。孩子平时不爱读深沉的书籍,但肖复兴的散文却让他产生浓厚兴趣。比如他描述长城时,形容满山的树木仿佛给长城装上了绿色的羽翼,仿佛能展翅高飞;他写银杏树时,形容金黄的叶子仿佛是老天爷打碎的金色碎片,洒落在人们的头顶。这些生动的描绘都让孩子为之惊叹。

作为家长,我发现这些散文也是亲子沟通的好桥梁。孩子曾问我:“为什么作者连扫大街都能写得那么美?”于是,我带她到楼下观察环卫工人扫地,她突然说:“妈,扫帚真的好像在给马路梳头。”这一刻,我领悟到肖复兴的文章并非教孩子堆砌辞藻,而是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如今,这本书已成为我们家的“工具书”。当孩子写作文卡住时,便会翻阅此书寻找灵感。而我煮饭时也喜欢读上两篇。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却传达出对平凡日子的珍视。它让我们母子俩在忙碌的生活中慢下来,抬头看看天空的云,触摸路边的花朵——这样的收获,或许比考试多拿几分更加珍贵吧。

  《童年》的启发和道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