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东北包粽子用什么叶子好(详细资料介绍)

随着端午节的脚步日渐临近,对于在长江边长大的人来说,他们的心中都会涌现出一种关于采粽叶的美好回忆。那生机勃勃的芦苇荡,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
长江岸边,大片的芦苇郁郁葱葱,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却拥有许多实用的价值。当芦苇长到一定阶段时,人们会取其叶子用来包粽子。这种粽叶包裹的粽子,口感清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而当芦苇成熟后,其上的芦花也能被巧妙地编织成芦花靴。老一辈的江南人在谈到过去的日子时,经常会提及他们为了生计,夜以继日地制作芦花靴的情景。
采粽叶的过程其实颇为讲究。人们需要抓住叶子中部,突然发力,迅速将其扯下。否则,叶子会从末端裂开。采回家的粽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剪去多余的角,稍微烫一下以防止断裂,然后仔细清洗。老一辈的江南人通常会将其放在一个大盆里,用扁担和刷子仔细清洁,最后浸在水中待用。
芦叶作为粽叶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一定的用价值。《本草纲目》和《玉楸解》等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芦叶性寒、无毒且具有一定的用功效。对于我们淮安人来说,用来包粽子的芦叶不仅可以包裹美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疾病。用于包粽子的叶子有很多种,如箬竹叶、槲树叶等,每一种都能带来独特的口感。但前提是这些叶子必须是无毒的。
对于城市里的市民来说,端午节时通常会选择购买现成的粽子或者自己包粽子。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用化学染色手段让粽叶返青。这种行为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我们需要学会辨别“返青粽叶”。
辨别“返青粽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首先看外观,“返青粽叶”虽然看似漂亮但色泽过于青绿;而正常粽叶经过蒸煮后颜色会发暗发黄。
其次闻味道,正常粽叶包的粽子煮熟后会散发出清香,而“返青粽叶粽”则香味不浓且有淡淡的硫黄味。市民在包完粽子后可以通过闻味来辨别。
最后看煮粽子的水,正常粽叶煮出的水呈淡,“返青粽叶”煮出的水则会呈现淡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