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二胡琴弦哪个牌子质量好(详细资料介绍)

学校音乐教育应该采用五线谱还是简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让我们对简谱和五线谱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在我国,简谱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传统音乐多采用五声音阶,没有半音关系,因此简谱足以应对。随着七声音阶的传入,虽然仅存在两个半音关系,但对于接受新事物的国人来说仍有一定难度。相较之下,使用五线谱则需要接受十二个半音排列的调,难度更大。没有钢琴等键盘乐器的辅助,五线谱的应用将大打折扣。
在声乐音乐领域,如民歌、戏曲等,由于没有明确的调性概念,演唱方式更侧重于个人的条件和感觉。这种情况下,五线谱的使用并不方便。而在器乐演奏中,虽然存在律的限制,但我国的大部分乐器都更倾向于使用首调记谱法,此时简谱更为便捷。
关于五线谱,它要求音高和唱名的统一,使用者需具备固定音高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如演奏钢琴、和声乐器或学习视唱练耳等。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国音乐的表达形式与西方音乐存在显著差异。西方音乐注重确定性,而传统音乐则更强调非确定性。例如,西方的小提琴有指板来保证音的确定性,而我国的二胡等乐器则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些差异或许也是我族音乐家对简谱情有独钟的原因。
虽然让孩子们学习五线谱并非难事,但在实际演奏中,他们仍会采用首调的概念。即使在职业乐团中,真正能够将五线谱与固定音高统一起来的乐手也并不多。这是因为许多音乐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世界音乐是存在不同体系的。
在引入西方调性概念之前,我国的民歌和戏曲唱腔并没有明确的调性。如果让他们使用五线谱演唱传统曲目,可能会显得过于复杂。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于职业和非职业的音乐团体、表演团体,他们的音乐教育和演奏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推广五线谱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必须结合音乐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对整个社会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办法来提高音乐教育水平。目前,简谱和五线谱的并行教育在我国仍然是必要的。
(作者观点:杨春林,东方歌舞团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