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三相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详细资料介绍)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当漏电电流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能够自动断开电路的装置。它通常被安装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中,作为间接接触保护和直接接触保护的补充。其重要的前提是,其额定动作电流不能超过30mA。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安装漏电保护器是一种有效的后备安全措施,能够预防触电伤亡的发生,但预防为主的策略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关于漏电保护器的分类,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细分:
一、根据功能及结构特征分类
漏电保护器可分为漏电继电器、漏电断路器、安全漏电开关以及漏电保护插座。
二、根据工作原理分类
根据其工作原理,漏电保护器可以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
三、根据结构特点分类
漏电保护器可以分为电磁式和电子式两大类。
四、根据漏电动作电流值分类
漏电保护器可根据其漏电动作电流值分为高灵敏度、中灵敏度和低灵敏度三种。
五、根据动作时间分类
根据其动作时间,漏电保护器可分为瞬时型(快速型)、反时限型和延时型。
六、根据主开关的极数和电流回路分类
漏电保护器包括二极、单极二线、二极三线、三极、三极四线和四极漏电保护器等类型。
关于漏电保护器的技术参数:
一、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这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能使漏电保护器动作的电流值。例如,如果一个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那么当流入的电流达到这个值时,它就会切断电源。
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
这是指从突然施加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开始,到保护电路被实际切断的时间。例如,一个30mA0.1s的保护器,从检测到30mA的漏电电主触头分离的时间应不超过0.1秒。
三、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
在规定的条件下,这个电流值不会使漏电保护器动作,通常应选为漏电动作电流值的一半。例如,对于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的漏电保护器,当其检测到低于15mA的电流时,不应动作,以避免因过于敏感而导致的误操作。除此之外还有电源频率、额定电压以及额定电流等其他参数需要考虑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