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烂醉如泥的泥指的是啥(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烂醉如泥的泥指的是啥(详细资料介绍)  

《红楼梦》第五回,作者通过警幻仙姑之口揭示了本书的主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在这本书中,无论是高不可攀的贾元春,还是微不足道的晴雯、司棋等丫鬟,她们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儿们都被纳入了“薄命司”。而在这所有的悲剧人物中,香菱的故事尤为令人感到悲苦和绝望。

香菱原名甄英莲,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乡宦家庭——甄士隐之家。虽然无法与贾家等四大家族相比,但在当地也算是显赫的家族。甄士隐性格恬淡,以观花修竹、饮酒作诗为乐。他的妻子封氏贤淑明礼,他们的家庭地位可以与姑苏林家相提并论。美中不足的是,甄士隐年过半百才得女儿香菱。夫妇俩视其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

三岁时的香菱已经生得如花似玉,给甄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若不出意外,她将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安稳和美的度过一生。命运对香菱并不眷顾。在她四岁那年的元宵节,被人拐走,从此与亲生父母天涯海角。甄家夫妇因失去而双双卧。不久,隔壁葫芦庙失火,甄家难逃池鱼之殃,一场大火让他们的家园化为乌有。

再次出现时,香菱已身处贾府的梨香院。周瑞家的评价她“出落得十分可人,竟有些像东府的蓉奶的品格”。秦可卿是书中艳冠群芳的存在,兼具林黛玉的态度和薛宝钗的鲜妍妩媚。香菱竟有秦可卿的风采,其美貌毋庸置疑。

让人疑惑的是,被拐走的香菱不仅学会了读书识字,还具备了深厚的诗词知识。在与林黛玉学诗的过程中,香菱对诗词的韵脚格律已经了然于心。那么,她的这些学识是从何而来的呢?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不是在薛家学到的。薛蟠是个大字不识的人,而薛宝钗虽然博学多才,但却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香菱在薛家不可能学到这些。

香菱的文学功底是在拐子那里学到的。拐子教香菱读书识字、吟诗作赋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将她培养成“扬州瘦马”。

在明清时期的淮扬地区,富商们厌倦了成性的之美,转而迷恋瘦弱的小女孩,并会吟诗作画,还有一双“三寸金莲”。这种需求催生了培养“扬州瘦马”的行业。这些女孩大多是从穷人家买来或拐来的。很不幸,香菱是后者。在书中曾提到:“这一种拐子专门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时,评估其容貌,带到异乡转卖。”

香菱被拐后,就是被当作“扬州瘦马”来培养的,未来要么是卖给有钱人,要么是卖给秦楼楚馆。

后来,香菱被乡绅冯渊买下,本以为可以摆脱悲惨的命运。拐子贪心不足,又偷偷将她卖给了富商薛蟠,导致冯渊不仅人财两空,还性命。冯渊原本不喜欢女子,但见到香菱后却一见钟情,非要买来作妾,并誓言不再结交男子。简单的愿望却因薛蟠而破灭。

在薛家,香菱最初被当作丫头使用,后来虽然被放在薛蟠,但薛仍视其为贪玩的丫头。而薛蟠的所作所为更让人心寒。他性格奢侈,终日游手好闲,对香菱的态度也是弃如敝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香菱仍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人。

香菱对薛蟠的爱有多深呢?当薛蟠因调戏柳湘莲而被骗至郊外挨揍时,香菱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因为薛蟠的遭遇而哭得眼睛红肿。在薛蟠南下做生意期间,香菱得以进入大观园与众钗吟诗作赋时也不忘表达对薛蟠的思念之情:“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而每当提及夫妻之事时众人便会取笑她:“你汉子去了大半年你就想着啦?”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薛蟠对香菱施虐的证据但根据细节仍能发现其的端倪例如她因小丫头推入泥坑贾宝玉叮嘱不要向哥哥说此事可见薛蟠凶狠之名如雷贯耳香菱吃尽了苦头后才变得小心翼翼。她的生活在不断遭受与原谅者的矛盾中徘徊拐子毁掉她的人生而她却称呼他为亲

  丹凤千字科普:烂醉如泥的泥指的是啥(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