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泵的主要组成结构有哪些(详细资料介绍)

磁力泵的结构与组成
磁力泵主要由泵体、磁力传动器以及电动机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其中,磁力传动器是其独特之处,它由外磁缸、内磁缸以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可用于磁力泵的磁性材料,如ALNICO、铁氧体以及稀土永磁材料等。其中,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钕铁硼ND-FE-B因其高磁能积和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温度不超过120℃)而备受青睐。对于高温工作环境,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钐钴永磁材料,其工作温度可高达300℃。
以下是关于磁力泵内部结构的详细解析:
一、常见磁力泵结构与原理图
1. 自吸式磁力泵结构图
2. 氟塑料磁力泵结构图
3. CQB磁力泵结构图
4. CQBG高温磁力泵结构图
二、磁力泵内部结构详解
1. 壳体:包括泵体和泵盖,承受全部工作压力。泵体叶轮遵循API685标准,是磁力泵性能的核心部分,负责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能量。
2. 转子:分为与介质接触的转子部分和与空气接触的转子部分。前者包括叶轮、轴承、推力环部件和内磁转子部件等,后者则包括外磁转子部件、滚动轴承和驱动轴轴套等。
3. 连接部分:由连接架、轴承箱等组成,起支撑和连接作用。包括滑动轴承、轴套和止推盘等,它们是转子零件的支撑和定位关键。
4. 传动部分:泵与原动机通过膜片式加长联轴器连接,维修时只需卸下联轴器中间的膜片即可。
5. 内外转子:内外转子配合使用,形成磁力泵的磁传动部件。
6. 隔离套:是实现磁力泵完全无泄漏的唯一关键零件。
由于泵轴与介质接触,对其材料有较高要求,需具备耐腐蚀性、高精度加工强度或经过热处理增加强度。磁力泵的磁性联轴器与泵体一体化设计,使其结构紧凑、维修方便、安全节能。磁性联轴器还具有超载保护的功能。
三、磁力泵剖面展示
1. Guardian磁力驱动泵
2. CPXS磁力驱动泵
3. Polychem M系列氟塑料衬里磁力泵
4. ERPN悬臂磁力驱动泵
5. PVML悬臂立式磁力驱动管道泵等。
四、磁力泵的消磁补救措施
为了防止磁力泵的磁性转子退磁,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如何改善磁力泵的自润滑冷却条件,防止摩擦副液膜蒸发造成的干摩擦是关键所在。考虑到被输送介质具有挥发性和汽化性,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我们可以采取降低介质速度能、增加静压能的方法来提高介质的汽化温度,从而有效防止介质因温度升高而汽化。为解决磁力泵内磁转子退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具体改造措施:
1. 安装磁力泵保护系统,当磁力传动装置出现过载或内磁转子卡住时,能够自动脱落以保护泵。
2. 正确安装滑动轴承的螺旋槽,使其旋转方向相匹配,确保冷却介质流动顺畅,及时带走内磁转子产生的热量,提高冷却和润滑效果。
3. 适当切割叶轮,在保持效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介质的汽化温度并减少外部能量的引入。同时还可以扩大磁力泵的操作范围,减少工艺波动对泵的影响。
4. 对磁力泵轴进行改进,由半空心改为全空心,增加介质的冷却和润滑流量。由于磁力泵的滑动轴承需要介质来润滑和冷却,因此必须确保有足够的介质来润滑和冷却内部磁性转子与间隔套之间的环形空间以及滑动轴承与推力盘和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副。针对现有设计在冷却润滑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上述改进措施,以防止因自润滑冷却不良导致的内磁转子退磁问题。当内磁转子的工作温度超过其极限温度时(如钕铁硼为120℃),其传输能力会不可逆地降低,甚至导致内磁转子完全丧失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