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全解析,一看就懂!


好的,我们来解析一下起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起动机的核心目标是利用电能驱动发动机飞轮转动,从而完成启动。它的内部构造主要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啮合机构。

直流电动机是起动机的动力来源,通常采用串激式或永磁式直流电机。它的内部结构包括电枢(旋转部分)、磁极(固定部分)和电刷、换向器。当电流通过电枢绕组和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电磁力,驱动电枢旋转,进而带动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负责将电动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发动机的飞轮。常见的类型有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在启动瞬间,传动机构中的驱动小齿轮(或称为啮合齿轮)是静止的。随着电动机高速旋转,驱动小齿轮通过超越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的作用,只传递单向旋转动力,同时与发动机飞轮外缘的齿圈啮合。

啮合机构位于电动机和传动机构之间,包含驱动小齿轮、拨叉和壳体等。它的作用是在电动机启动时,将驱动小齿轮推向飞轮齿圈,实现动力传递;在发动机启动后,又能够通过超越离合器的运作,使驱动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分离,避免发动机反拖损坏起动机。

工作原理可以这样理解:当驾驶员转动点火钥匙到启动档位时,电池电流通过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或直接)流向起动机电动机的电枢。强大的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巨大的转矩,驱动电枢高速旋转。与此同时,啮合机构中的拨叉推动驱动小齿轮,使其克服弹簧力,紧紧地啮合在发动机飞轮的外齿圈上。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啮合的小齿轮传递给飞轮,带动发动机曲轴旋转,压缩气缸内的混合气,准备点火燃烧。当发动机成功启动并开始反拖起动机时,超越离合器会打滑,使驱动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分离,电动机停止输出动力,从而保护了起动机本身。当钥匙回到“ON”档位或松开时,电流切断,电动机停止转动,弹簧将驱动小齿轮拉回原位,与齿圈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