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闻达于诸侯上一句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它的大意是,如果东西不是我的,即使只有一丝一毫,我也不会去取用。这句话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紧接着,“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意思是我不求在诸侯中博取名声和地位。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甘愿隐居乡间,不追求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更加突显了古代士大夫阶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他们不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名利,而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展现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