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氧气反应方程式(科普丨氮氧站,为航天员在太空呼吸提供保障)

在太空中,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生存与舒适生活,一个类似地面的环境至关重要。科研人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智能化的密封舱,这些舱内环境可以调节温度、湿度、气压及空气成分等,同时保证空气的流通性。地球上的空气是否可以直带到太空供航天员呼吸呢?答案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载人航天项目中对于提供给航天员的空气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因为普通大气含有大量水分和其他杂质,这对于太空环境来说是不适宜的。当载人航天器背对太阳时,温度骤降接近绝对零度,即便有保温层保护,靠近外层的输气管道也可能会因冷凝导致内部气体所含水分结冰。太空中的航天员所呼吸的空气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混合氧气。这种混合氧气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背后的秘密藏在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在这个发射中心内,有一个名为氮氧站的地方,它专门负责为火箭和飞船的太空之旅提供生命之源的气体保障工作。作为我国航天系统最早的液氧、液氮生产单位,氮氧站从单一液氧保障发展为生产液氧、液氮、高纯氧、高纯氮等多种特种气体的气源保障单位。它为十一艘神舟飞船、多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及空间实验室提供了特燃特气保障工作。除了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气体需求外,科研人员还需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气候考验。在戈壁滩风沙较大的情况下,空气内的沙尘会对生产过程造成影响。空气在进入生产程序之前必须首先经过净化处理。经过一系列净化、压缩、分离等精细复杂的工序后,最终生产出纯度高达99.9%的液氧和液氮,满足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需求。当前最先进的制氧设备不仅实现了自动化远程控制,更为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发展——即实现空间站的长期稳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来源可靠,分别是载人航天及空间科学中心所提供的权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