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详细资料介绍)  

栓钉规格与布局的设计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相关规范标准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对于抗震设计的混合结构中的钢柱以及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推荐使用埋入式柱脚。在柱脚部位及其向上延伸一层的范围内,应安装栓钉。这些栓钉的直径至少应为19mm,其竖立和水平方向的间距不应超过200mm。针对结构过渡层、型钢混凝土悬臂梁的自由端等特殊部位,也有特定的栓钉安装要求。《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也规定了压型钢板端部支座处栓钉的固定方式、直径、长度以及布置间距等细节要求。

二、结构受力需求

栓钉在结构中主要起到传递剪力的作用,使钢梁与混凝土楼板共同工作,形成组合结构。根据结构承受的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计算出需要传递的剪力值,从而确定栓钉的规格、数量和布局。在荷载较大的区域,如大跨度梁、转换梁以及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梁等,需要更密集地布置较大规格的栓钉。为了保证组合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满足设计要求,还需通过合理设置栓钉增强钢梁与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连接刚度。

三、构件类型与尺寸考量

钢梁的翼缘宽度是影响栓钉排数的重要因素。当翼缘宽度小于200mm时,一般采用单排栓钉;宽度在200mm至350mm之间时,则采用双排;超过350mm时,需使用三排,通常间距为200mm。对于组合楼板,压型钢板的版型和波高会决定栓钉的长度和布局。确保栓钉长度足够,焊后高度大于压型钢板波高30mm,同时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压型钢板端部支座处,每个凹槽都必须有栓钉,且间距有限制,以保证其与钢梁的可靠连接。

四、施工工艺与现场条件

在选择栓钉规格时,需考虑所采用的焊接设备和工艺。例如,电弧螺柱焊机适用于较大直径的栓钉,而储能螺柱焊机适用于较小直径的螺柱。关注焊接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焊接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栓钉与母材之间的焊接质量。在现场布局栓钉时,还需考虑施工操作空间,避免在密集或难以施焊的区域设置栓钉,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复杂的梁柱节点等部位,需根据现场空间情况灵活调整栓钉的位置和间距,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丹凤千字科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