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某某阖家是什么意思(详细资料介绍)

在数字时代,春节习俗与时俱进:网购年货、在线拜年、高铁飞驰连接四海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春节,这一古老而隆重的节日,其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演进。自2018年初以来,社会的各种变化,在春节期间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从网购年货、自主选座,到叫外卖“轻装”出门,再到飞驰的高铁和便捷的WIFI,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新网推出的系列策划《春节十景》,通过描绘春节的点滴变化,展现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这项延续千年的传统,至今仍然是农历大年初一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和便捷。
沿袭千年的拜年习俗中,“序长幼拜尊属戚族,近者往来相贺”,但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拜年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江西遂川,虽然仍保持着早起的习惯,但现在的拜年不再需要下跪磕头,作揖即可。拜年的顺序也有讲究,初一通常在父族亲属间,初二则在母族亲属间,初三初四后则是与一般亲友的互动。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拜年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走亲戚拜年之前,信息的交流往往从春节前就开始,从短信拜年发展到现在的微信拜年。除了吉祥话,红包也成为拜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拜年方式自然比过去简便许多。过去,亲友间的投笺互拜需要差人登门问候,而现在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完成。
不仅如此,远途拜年也变得不再困难。随着高铁的开通,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出行。对于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来说,技术的发展让他们和家人的距离并没有这么远。他们可以通过视频拜年,或者像天浩一样把购买的年货寄回家,延续买年货的习惯,以此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在留学的马帅告诉记者,他们会在零点时集体视频拜年,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大家依然保持着过年的传统和习俗。“年俗不会消失,它们只会以新的形式去焕发光彩。”纪录片《华人新福年》中的这句话,恰好反映了现代人对春节的期待和珍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春节习俗正在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