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口诀(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口诀(详细资料介绍)  

一、题型特征

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如“如果……那么……”、“只要……就……”等,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等。

二、解题思维

首先理解并接受前提,不加入个人常识或理解。解题时先进行翻译,再根据逻辑规则进行推理,避免通过理解语义直接得出结论。

三、逻辑翻译推理规则

1. 规则之“前推后”:

典型逻辑关联词如“如果……那么……”、“若……则……”等。例如:“如果明天下雨,那么小明会带伞。”可以翻译为:“明天下雨 -> 小明带伞。”

2. 规则之“逆否等价”:

即A -> B 等价于 -B -> -A(- 表示否定)。例如:“倒出整个大西洋也浇不灭我对你的爱情火焰。”可以理解为:“倒出整个大西洋 -> 浇不灭爱情火焰(肯定前提则肯定结果),浇灭爱情火焰 -> 无法倒出整个大西洋(否定结果则否定前提)。无法倒出整个大西洋时,可能浇不灭爱情火焰(否定前提得不到必然结果),同样,浇灭爱情火焰时,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倒出整个大西洋(肯定结果得不到必然前提)。"

3. 规则之“后推前”:

典型逻辑关联词有“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等。例如:“只有努力读书,才能考上大学。”可以翻译为:“考上大学 -> 努力读书”。需注意,“除非P,否则不Q”可翻译为“Q -> P”,“除非搞定丈母娘,否则不得不买房”即为“不买房 -> 搞定丈母娘”。而“除非P,否则Q”则翻译为“-Q -> P”。

4. 规则之“且和或”:

对于“且”的关系,如“并且、和、都、既……又……”等,表示两者需同时成立。对于“或”的关系,如“或者、或……或……”等,表示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成立。例如:“小赵教法语或小周不教英语”即为“小赵教法语或(小周不教英语)”。若已知小赵教法语为真,则小周不教英语的可能性存在。

5. 规则之“德摩根定律”:

该定律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否定一个联合(且)关系的结果等于分别否定每个元素后的或关系,二是否定一个联合(或)关系的结果等于分别否定每个元素后的且关系。例如,“-(A且B) 可以得到 -A 或 -B”,“-(A或B) 可以得到 -A 且 -B”。按照此逻辑,若已知否定条件为至少有一个不成立的情况,则另一部分也必然不成立。反之亦然。例如,“小赵不教法语和小周教英语至少一个为真”,若已知小赵不教法语为真,则小周必然教英语。反之亦然。

  丹凤千字科普: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口诀(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