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柱子钢筋允许绑扎搭接吗(详细资料介绍)

关于地下室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详解
本文介绍的是地下室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的典型构造详图,该图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以下是该关键内容的核心解读:
一、连接区域位置:
1. 基础顶面处:柱纵向钢筋在此位置有一个明确的非连接区。该区域的长度需要根据柱的截面尺寸、所在楼层是否为嵌固部位等因素来确定。钢筋的连接(如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应设置在非连接区之外。
2. 楼层之间:在层高范围内,纵向钢筋的连接应避开特定的非连接区。通常,连接点应位于柱的中部区域(柱净高的1/3至2/3之间),避免连接在受力复杂或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域,如柱顶、柱底和节点核心区。
二、连接方式与要求:主要包括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方式。
关于连接区段长度:
* 绑扎搭接:搭接长度需按照规范计算确定,通常分为抗震设计下的LlE和非抗震设计下的Ll。在连接区段内,搭接接头中点位于区段中点即可视为同一连接区段。
* 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区段长度取35d(d为纵向钢筋最大直径)且≥500mm。接头中点在此长度范围内即算同一连接区段。
关于接头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有严格限制。为实现错开,相邻纵向钢筋的连接接头应错开不小于0.3LlE(搭接)或35d(机械连接/焊接)的距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绑扎搭接接头中,相邻搭接接头中点错开的距离应≥0.3LlE,这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易忽略点。
三、嵌固部位的特别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由设计文件明确标注),该层柱下端的受力状态至关重要,类似于柱的根部,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构造措施来确保其抗弯、抗剪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具体规定包括加大下部非连接区高度、全高加密箍筋、严格限定连接位置等。
四、非嵌固部位:对于地下室的其他楼层或基础顶面以上部分(当嵌固不在地下室顶板时),柱纵向钢筋的构造相对常规。非连接区的高度取Hn/6、hc(柱截面长边尺寸)、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纵向钢筋的连接应设置在避开上下非连接区后,位于柱中部Hn/3高度的范围内。
五、地下一层钢筋的锚固构造:对于地下一层的某根框架柱KZ,其纵向钢筋数量可能比首层的多。多出来的纵向钢筋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锚伸至梁顶面并截断;另一种是采用弯锚,先0.5laE的长度,如未达梁顶面则继续伸至梁顶面,然后打90弯钩,弯折长度为12d。图中虚线部分表示弯折可也可外侧进行。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确保直锚或弯锚的长度满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