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自己在家如何焊接银饰(详细资料介绍)

锻造银饰并非易事,今天来与大家分享银饰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手工银饰的基础工艺:退火与酸洗。
在银饰制作过程中,如何让经过加工的银材料保持其延展性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时,退火工艺就派上了用场。在银饰加工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结构的不断挤压,银材料会逐渐硬化,给后续的加工和塑型带来困难。我们需要对银材料进行退火处理,以释放应力并恢复其延展性。如果不对银材料进行退火处理而强行加工,银材料很可能会开裂。
退火工艺需要在暗光环境下进行。我们依据金属被加热时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是否达到退火温度。在强光下,这种颜色变化很难被察觉。操作时需点燃,根据银材料的体积调整火焰大小。退火需要使用火焰中的高温部分,即蓝色外焰的尖端。
当银材料呈现淡红色时,表示已达到退火温度,此时应迅速移开火焰。待银材料冷却至室温后,我们将其浸入水中进行冷却处理。对于纯银而言,由于其银含量高达99.9%,不含紫铜,退火时不易氧化,因此无需放入酸液中浸泡。纯银在达到退火温度后会呈现淡红色,当红色消失后,即可进行冷却处理。
接下来是酸洗工艺。酸洗是将受热或焊接后的金属浸入酸液中,以溶解和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焊剂残留物的过程。传统的酸液是由浓硫酸和清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由于酸液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固态酸晶体进行洗涤。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酸同样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必须按照生产商的安全规范进行使用。还有许多环保的非化学类溶液可用于清洗金属,如明矾溶液等。我们可以去普通杂货店或店购买相应的材料自行配制。
加热后的酸液比常酸液更具清洗效力。在加热酸液时,需使用文火并盖好容器盖子,以防止溶液蒸发。银材料在受热后的酸液中浸泡五分钟即可去除氧化物和焊剂残留物。但如果表面有较多的硼砂焊剂残留,可能需要更长的浸泡时间。其他影响浸泡时间的因素还包括酸液的种类、温度和已使用的时间等。
在使用酸液时,需不时补充硫酸和清水,因为酸液在清洗过程中会吸收氧元素。如果酸液的使用时间变长且清洗效果变差,就需要更换新的酸液了。为了避免钢镊子或铁丝污染酸液并导致化学反应,我们应该使用黄铜、塑料或木质的工具夹取银饰。如果不慎污染了酸液,导致银饰表面出现铜层,我们可以对银饰进行加热并重新浸泡在干净的酸液中,然后使用去污粉刷洗。
从酸液中取出银饰后,需要将其浸泡在清水中以彻底清除残留的酸液。由于银饰内部的酸液难以清除,因此需要不断以达到完全清洗的目的。我们还可以用小苏打溶液中和银饰内部的酸液。清洗后的银饰要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迅速去除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