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那会儿是不是重阳节啊?
关于杜甫写《登高》时是否正值重阳节,历来存在一些讨论,但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具体时间可能是在农历九月,但并非 chắc chắn 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当天。
首先,从《登高》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夔州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自身的苍凉心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了秋天的凛冽和凄凉,这与重阳节登高望远、秋高气爽的习俗在氛围上有所契合。然而,诗中并没有明确提到菊花、茱萸等与重阳节相关的意象。
其次,从历史背景来看,杜甫在公元767年秋天流寓夔州,生活困顿,身体多病,国家也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这种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使得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思和悲凉。虽然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赏秋的节日,但杜甫写《登高》时,更多是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忧,而非仅仅为了应景。
因此,虽然《登高》这首诗与重阳节的节庆氛围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但从诗歌内容和历史背景来看,我们无法确定杜甫写这首诗时正值重阳节。它更像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局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