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要煮多久
仲夏端午至,时和人益康。又到了一年一度“粽香系万家”的时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其中尤以扒龙舟和食粽子最为盛行,二者一南一北,相沿成习。赛龙舟多在水系发达的南方举行,北方鲜少参与;而品尝粽子则是不分地域,甜咸皆宜,成为南北共赏的节日美食。
市面上售卖的粽子,无论是蜜枣、咸肉还是蛋黄馅料,大多为方便保存和食用的熟食,只需简单加热即可享用。也有人坚持传统,喜欢亲手包粽子,感受这份节日的仪式感。包粽子需要经验才能做到饱满不露馅,而煮粽子看似简单,却也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煮粽子没煮好,就会出现夹生、不软糯、露馅、味道不好等问题。今天就分享4个煮粽子的实用技巧,都是老一辈总结出的经验,端午节一定用得上。
这次我以北方的甜粽子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粽子大小适中。
第一个窍门:包好的粽子需要在清水中浸泡一整晚。浸泡能够使煮出来的粽子更加软糯,也能避免出现夹生的情况。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肉粽、蛋黄粽等,可以适当缩短浸泡时间;追求Q弹口感的,甚至可以不浸泡。但甜粽子还是建议多泡一段时间,毕竟软糯香甜才是甜粽子的精髓所在。
第二个窍门:煮粽子时加入适量的盐或糖。这个小技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煮咸粽子的时候,可以加一勺盐;而煮甜粽子的时候,则要加一些糖。这样做可以提升粽子的香味,使咸粽更鲜香,甜粽更香甜。加与不加,味道确实有所不同,建议大家亲自尝试。
第三个窍门:煮粽子时冷水下锅,并且分三次加水。冷水下锅是为了避免热水导致粽子外熟内生,造成糯米膨胀不均匀而露馅。煮粽子的水要充足,必须完全淹没粽子,否则容易出现夹生。煮粽子的时间较长,以4个小时为例,一般每隔1个小时左右需要加一次水,如同煮饺子“点三水”一样,一共需要加3次水。
第四个窍门:煮粽子至少需要4个小时。蒸米饭只需半小时,但煮粽子却相当耗时。一般来说,煮粽子至少需要4个小时,有些个头较大的粽子甚至需要六七个小时。不要嫌时间长,时间不够,粽子虽然能熟,但口感会大打折扣,不够软糯Q弹。
如果家里做的粽子比较少,强烈建议用高压锅来煮,省时省力。电高压锅只需1个半小时,明火高压锅1个小时即可,但水还是要放足。
以上就是端午节煮粽子的一些实用小经验,按照这些方法来做,相信你也能煮出软糯香甜、不夹生的美味粽子。今天我也煮了一锅粽子,北方的传统吃法是蘸白糖吃,更增甜蜜滋味,真是让人满足!祝大家端午安康,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