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的意思是什么


虽然已经立秋,但炎热的天气依然笼罩着我们,就像俗语所说“立了秋扇子丢”,如今电扇早已被空调取代,秋天的凉爽似乎还停留在我们的期盼中。

“立”象征着开始,“秋”代表着丰收的季节。立秋,意味着告别炎夏,迎来凉爽,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起点。作为夏秋之交,立秋是五行之气交替的节点,旧的逝去,新的来临。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秋,禾谷熟也。”,立秋时节,庄稼成熟,万物收获,它逐渐演变为一年中第三个季节的象征,也是收获的季节。

眷恋的意思是什么

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凉风习习,暑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清爽的秋风。我国很多地区此时开始刮起偏北风,带来阵阵凉意。

二候白露生,白天气温仍然较高,而夜晚的凉风与白天的暑气交汇,形成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叶片上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此时食物丰沛,温度适宜,正是蝉鸣最欢快的时节。它们在微风吹拂的树枝上尽情鸣叫,仿佛在宣告着夏天的结束。就我们的实际感受而言,立秋后暑热还未完全消退,秋老虎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觑。

眷恋的意思是什么

中国有“秋老虎”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的末伏往往在立秋之后。所以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俗语,这种现象在过去主要出现在南方,但近年来北方天气也逐渐变暖,很多地方出现了高温高湿的天气。

中医认为,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被称为“长夏”,意指夏天仿佛拖着尾巴,延续到了这个时节。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长夏胜冬,春夏养阳。”,长夏是一个养生的季节,传统中医强调“天人和谐”,人体如同一个小宇宙,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延年益寿的关键在于顺应四季变化,不可逆天而行。立秋后,暑热逐渐消退,阳气内敛,阴气渐生。人们的饮食起居也应顺应这种变化,从“放”转变为“收”。

自古以来,立秋时节南北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例如,清代在立秋这天有“悬称称人”的习俗,即在这一天称量体重。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汗流浃背,睡眠减少,导致体重下降,所以立秋时节称体重,是为了看看“苦夏”过后人们瘦了多少。在过去,人们并不认为瘦就是美,瘦更多是时尚界推崇的标准。过去人们认为瘦了就要补,所以有了“贴秋膘”的说法,也就是在立秋后要多吃肉类进补。

眷恋的意思是什么

而在南方,像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还有“晒秋”的习俗。每年立秋,农民们会在房前屋后、窗台屋顶上,晒满各种农作物。久而久之,“晒秋”便演变成了一种农耕庆典,人们晒的是丰收的喜悦,晒的是对未来的希望。

说到秋天,人们总会想起“一叶知秋”的诗意。梧桐叶是秋天最早飘落的叶子,因此“一知秋叶,万千秋声”。正如徐再思在《水仙子·夜雨》中写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诗人听到梧桐叶落的声音,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接着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心中泛起阵阵愁绪。“三更归梦三更后”,身在异乡的游子在梦中回到了家乡,醒来时已是深夜,灯花即将燃尽,棋局还未结束,独自一人在旅馆中,心中倍感凄凉。

眷恋的意思是什么

“枕上十年事”,是与妻子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江南二老忧”,是对父母的牵挂和担忧。所有的一切都涌上心头,思念之情难以言喻。为什么人们在秋天更容易思念家乡呢?因为一年即将结束,如果在秋天还没能回到家乡,那么这一年就很难再见面了。寒冷的冬天,交通不便,很少有人会选择在风险重重的冬季返乡。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也是一个忧伤的季节。正如诗句所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离别的人心中,那淡淡的秋色,那挥之不去的思念,便是愁绪的来源。

立秋已至,在这个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心中是否也充满了眷恋和牵挂?秋天是美丽的,是丰收的,但同时也是悲凉的,是肃杀的。无数文人墨客在秋天留下了千古名篇,那么,在这个秋天,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整理心情,迎接秋天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