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和拜访的区别
大家好,今日是小寒,我还是把前几日读书的笔记整理好,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快到春节了,温故知新一番如何呢?
串门节的礼节
一. 病身子不能串门儿
按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有慢性病或大病初愈的人,应避免出门串门儿。
原因如下 :
1、病还没彻底好利落,身体正处在抵抗力弱的时期,出门儿容易受风寒、染病毒。
2、您得的是什么病,传染不传染,外人未必知道,或者只知道个大概其,所以您到谁家,让人家心里酪硬(不舒服)。
有些恶性的传染病,如肝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 知道自己得的是传染病,更不该拖着去串门儿。新冠病毒就是很好的教训。
3、中国人迷信,认为人得病,是身上有了晦气。串门儿,会把晦气带到人家,按老规矩,病身子不能串门。
二 . 串门儿不能空着手
串门儿跟造访或拜访的区别是 :
(1). 到熟人家做客,叫串门儿,到生人家做客,叫造访或拜访。
(2) . 串门儿是俗语,造访是文词儿,拜访是客气话。
中国人有个老规矩: 再熟的人,到他家串门儿,也不能空着手。
就是要带点礼物。主要是表示一种心意,传达一种感情,体现中国人的老礼儿。
三 . 拿什么见面礼合适
所谓见面礼,是头一次见面所带的礼物。晚辈看望长辈,下级拜访上级,搞对象见对方父母,等等。
一般看对方文化修养和对方的个人兴趣爱好,投其所好。
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和老规矩,有些东西是不能做见面礼的, 其中主要忌讳是不吉利的同音的东西,这是大忌。
(1) . 水果中的梨,梨跟“离”同音。
(2) . 不送鸡蛋、鸭蛋等。“蛋”字儿,有“蛋”“坏蛋”“滚蛋”“完蛋”之音。
(3) . 忌送碗、送钟、送被单床单、送鞋、送镜子等, 送鞋,鞋跟“邪气”的“邪”是同音等。这些物品的音儿,都跟不吉利的话有关。
四 . 有钱是钱场,没钱是人场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这句话是中国人的一个规矩 。
中国人喜欢热闹,千什么事儿都讲究有人气儿,尤其是红白喜事,人来得越多越好。在办事儿前,广邀宾朋。
参加红白喜事,不能空着手。但中国人有个规矩,只要受到邀请,尽量出席,人家邀请您,说明人家看得起您,您不能不给人家面子。
什么叫给面子? 就是出席。
出席分两种:
(1) . 送礼物或直接给钱,这叫钱场。
(2) . 被请的人生活拮据,掏不出钱,关系比较远,就“干干净净”人到场(出席),这就是捧人场。
不管是钱场,还是人场,都是来给您捧场的。按中国人的规矩,要一视同仁。
五 . 如何在家门口写告示
这儿说的门口告示,是指在自家的门口,贴、挂的告示牌或字条,上面写着自己向外面的来人要表达的话。
中国人好面子。有些话,不便当面直接开口说,便采用告示牌的方式来表达。用门口贴告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中国人的规矩。
在门口贴告示,现在也在应用。按老规矩,告示的用语要言简意赅,用词客气,不能使用粗野和生涩的语言。用词可以婉转,但绝不能用不实之词来骗人。
六 . 会客与待客的“八忌
《礼记。曲礼》中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三问”放到现在也适用。
您在境外任何国家和地区生活,要清楚那里人们的禁忌和民俗。到了人家里,当然也要知道人家的一些忌讳。
通常待客与会客,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待客时,您是主人; 会客时,您是客人。但不管角色是如何转换,待客与会客的礼仪和规矩是一致的。
您是待客与会客,不但要在迎来送往的大面儿上做到礼貌周全, 而且在应酬与举止言谈的细节上。
讲究礼数与规矩,其中中国人在待客与会客的 “八忌”,就是须知的规矩。
“八忌”
(一)、不能梳头;
(二)、不能掏耳朵;
待客之道:八个细节体现修养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待客之道尤为重要。古人总结出待客“八忌”,即八个需要注意的细节,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以及自身的修养。
“八忌”包括:
- 不能剔牙;
- 不能抠鼻子;
- 不能剪指甲;
- 不能挠痒痒;
- 不能心不在焉,顾左右而言他;
- 不能神不守舍,坐着发愣。
- ……
- ……
这些看似寻常的习惯动作,在待客时却要格外注意。无论身份高低,待客时都应恪守“八忌”,
这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个人高雅气质和文化修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