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近年来,固态硬盘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NVMe M.2 SSD在性能上几乎接近PCIe 3.0 x4的极限表现。随着PCIe 4.0平台的问世,这一瓶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当前市面上的PCIe 4.0 SSD标称读取速度可达4.8GB/s,写入速度也有望突破4GB/s,性能显著超过了PCIe 3.0 x4的带宽。许多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M.2 SSD的温度问题较为严重,当温度达到极限时,系统可能会出现黑屏、重启等问题,数据丢失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全面升级平台的成本较高,因此不妨考虑目前市场上的PCIe 3.0 SSD,看看哪些产品值得投资。

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尽管最近闪存价格有所上涨,PCIe 3.0 SSD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选择。尤其是当我们对比了SATA接口与M.2接口的性能后,发现对于支持NVMe的系统而言,购买NVMe M.2 SSD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本文将对市场上几款容量在480GB到512GB之间的NVMe M.2 SSD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哪款能够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产品概述

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缓存对SSD稳定性的影响

本次评测中包括了阿斯加特AN2 500GB、阿斯加特AN3 500GB、WD SN500 500GB、威刚 XPG S11 Pro 512GB、浦科特M9PeG 512GB、台电幻影NP900C 480GB、英睿达P1 500GB共七款SSD。其中,阿斯加特AN2 500GB、WD SN500 500GB和台电幻影NP900C 480GB采用了无缓存设计,依赖主控提供的HBM功能来利用主机内存以维持传输稳定性。而其他几款SSD则配备了外置缓存,这使得它们在稳定性上有了更好的保障。

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缓存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有效提升SSD的速度稳定性。虽然DRAM缓存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它对SSD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厂商优化了主控设计,以减少对DRAM缓存的依赖,从而保持SSD的性能稳定。

主控芯片的性能影响

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脑子”,它决定了SSD的整体性能。在评测的七款SSD中,阿斯加特AN2 500GB和台电幻影NP900C 480GB使用了慧荣SM2263XT主控,这是一款第二代PCIe SSD主控,拥有四个NAND通道。浦科特M9PeG 512GB则配备了Marvell 88SS1093主控,这款主控支持全速4GB/s的传输能力。WD SN500则搭载了闪迪自主开发的主控,而阿斯加特AN3 500GB和威刚 XPG S11 Pro 512GB则使用了慧荣SM2262EN主控。慧荣SM2262EN是慧荣的第二代PCIe SSD主控,支持PCIe 3.0×4通道和NVMe 1.3规范,并提供了8个NAND通道设计。英睿达P1 500GB则采用了慧荣SM2263EN主控,通道数量较少,性能有所折扣。通过这些主控配置的对比,我们可以预见性能的差距将在测试中显现。

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慧荣SM2262EN主控的表现值得关注,它为SSD提供了卓越的性能支持。

闪存类型的性能差异

在本次横评中,英睿达P1 500GB采用了美光3D NAND QLC闪存,而其他产品则使用了3D TLC闪存。美光是最早实现3D QLC闪存大规模生产的厂商之一,其3D QLC闪存的价格相较于TLC和MLC更具竞争力。尽管如此,消费者对于QLC闪存的接受度仍然较低,许多用户依然更愿意为TLC闪存付费。市场上大多数消费者级SSD仍然选择TLC闪存。未来,随着QLC SSD的普及,市场对其接受度可能会有所提高。

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不同闪存类型的结构展示了其性能和价格的差异。

散热方案的必要性

前文提到,最新的X570主板平台的M.2接口温度非常高,因此PCIe 4.0 SSD通常配备了大面积散热片。即便如此,使用过程中仍可能会感到非常烫。对于PCIe 3.0 SSD来说,配备散热片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M.2 SSD由于高性能元件集成在狭小空间内,容易导致热量积聚,从而影响性能和稳定性。

电脑固态硬盘多少钱_换电脑硬盘多少钱

散热片设计对于保证SSD的温度稳定性至关重要。

一些厂商采用了先进的散热材料来优化SSD的热管理。例如,阿斯加特AN3 500GB采用了石墨烯散热技术。石墨烯以其优越的机械、光学、电子和热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散热方式可以使SSD在长时间使用中维持约52℃的温度,从而保护数据安全。而阿斯加特AN3 500GB、威刚 XPG S11 Pro 512GB、浦科特M9PeG 512GB、台电幻影NP900C 480GB都配备了具有吸引力的散热片,这不仅提升了外观,还确保了运行稳定性。英睿达P1 500GB和WD SN500 500GB则采用裸盘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额外的主动散热方案。

容量选择的合理性

480GB至512GB的容量区间在性价比上最具优势。这个容量足以满足日常资料存储以及一些大型游戏、视频文件的需求,而不会很快感觉到容量不足。大容量SSD中的单个闪存颗粒被反复读写的频率较低,因此寿命相对较长。与此大容量SSD的性能也更稳定,小容量SSD在顺序写入和4K随机读写中往往表现不如大容量版本。选择480GB或更大的容量规格,可以在性能和稳定性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实际性能测试对比

经过对参评产品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它们的性能表现充满期待。接下来,我们将通过CrystalDiskMark、AS_SSD_Benchmark、PS加载实测、AE文件加载以及Adobe Media Encoder编码用时检测,来评估每款SSD的实际表现。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 锐龙 9 3900X

主板:华硕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内存:宇瞻黑豹DDR4 3000 16GB x 2

系统盘:WD BLACK 1TB NVMe M.2 SSD

测试盘:阿斯加特AN2 500GB、阿斯加特AN3 500GB、WD SN500 500GB、威刚XPG S11 Pro 512GB、浦科特M9PeG 512GB、台电幻影NP900C 480GB、英睿达P1 500GB

显卡:华硕 ROG-STRIX-RTX2070S-A8G-GAMING

电源:华硕ROG 雷神 1200w

操作系统:Windows10 64bit 1903专业

在AS SSD随机读写测试中,阿斯加特AN3 500GB、威刚XPG S11 Pro 512GB和浦科特M9PeG 512GB等产品显示了强劲的随机读取速度,均超过了2500MB/s,这充分展示了八通道主控的强大性能。值得注意的是,WD SN500 500GB使用PCIe 3.0 X2通道,虽然其性能与英睿达P1 500GB、台电幻影NP900C 480GB和阿斯加特AN2 500GB相仿,但依然体现了闪迪自主主控和原厂闪存颗粒的实力。尽管阿斯加特AN2 500GB没有配备外置缓存,其4K写入速度也表现出色。

在4K随机速度测试中,阿斯加特AN3 500GB和威刚XPG S11 Pro 512GB展现了优异的性能,它们的读取和写入速度都高于其他大多数产品。浦科特M9PeG 512GB在这项测试中的表现也相当出色,证明了其主控的强大性能。而WD SN500 500GB和英睿达P1 500GB虽然在这项测试中略逊一筹,但其表现依然稳定,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选择适合自己的SSD不仅需要考虑其性能,还要综合考虑预算、散热需求以及容量需求。在众多产品中,480GB到512GB的容量区间性价比高,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对比这些SSD的实际表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购买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购买SSD时,了解各款产品的具体参数和实际性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测试对比,能够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参考信息,助力选购一款合适的固态硬盘,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