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有几个星期 一个月是几个星期


在上一节中,我们探讨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深意,强调了读书时必须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精髓,从而事半功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的经典智慧。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专注,精力集中,才能真正深入理解每一门学问。所谓“方读此”,指的是当前正在学习的内容,“勿慕彼”则是指不要去急于跳到其他的书本或学科上。很多时候,读书并非是多方面广泛涉猎,而是要聚焦、专一,把一门学问学透了,再去学其他的内容。

举个例子,我们正在读《孝经》,其中提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时,如果我们在读《孝经》时,心想着去翻阅《大学》那本书,这就是对“方读此,勿慕彼”的违背。正如我们阅读时,应该在《孝经》读完之后,再去拿《大学》翻阅,而不是在尚未读完一本书时,就急于开始下一本。除非是某些特定的课程安排,必须分段阅读,那另当别论。否则,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当遵循“此未终,彼勿起”的原则,避免因为频繁更换学习内容而分心。

现在,许多学校的课程安排其实存在类似问题。比如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学生们总是在上课前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坐下来还需要花几分钟调整状态。十分钟后,课程结束,紧接着又开始另一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还没听完,马上就要进入数学课,刚进入学习状态,数学课又结束了。这种“快节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一天内切换多个学科,导致很难深入思考。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扰?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进行过一个实验,实践了“此未终,彼勿起”的理念。我们尝试了每个月专注学习一门课程的方式。例如,一个月只学习数学,把整个学期的数学内容在一个月内学习完,晚上再用时间学《弟子规》。第二个月再专注学语文,这样七门课程也可以按照这样的节奏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反而更加高效,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果也更为显著。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类似的实验,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我们追溯历史,发现古代的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远比现代的要更为严谨。唐朝的太学,作为的最高学府,竟然将《孝经》这本书安排学习整整一年。这不仅是对“方读此,勿慕彼”的完现,更说明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孝经》一书的学习,需要时间去领悟与消化,而这种专注与深刻,正是今天我们所缺乏的。

实际上,我们的古代教育并没有追求过多的学科堆砌,而是注重循序渐进,渐次深入。比如,《三字经》告诉我们:“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这意味着,做人的基础学问(如孝、弟、谨信等)首先要掌握,再学习更高层次的经典。这就如同读书的顺序:先学《弟子规》,再学《孝经》,接着是《大学》,每一本书都需要认真读完、消化,再去学习下一本。

对于背书的过程也是如此。“此未终,彼勿起”同样适用。当我们背完《弟子规》后,再去背《孝经》,再背《大学》,每一部经典都应按部就班,而不是中途就跳到其他内容。无论是学习还是背诵,都不能心浮气躁,必须做到“此未终,彼勿起”。

深入学习与背诵不同,背诵是记忆的过程,而学习则是理解与内化的过程。我们如果能够做到将每一门学问学透,掌握其精髓,接下来再去学习新知识,效果一定会更加显著。

如果有条件进行教育的园长、老师,或者教育主管部门,不妨考虑实施这种专注式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一门课程学一个月,整个班级都用英语上课,或者在一个月内专注化学实验等,这种方式或许能够为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突破。在这过程中,《弟子规》这一基础德行教育不容忽视,它应该贯穿在所有的课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

对于学习来说,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急于求成。真正的进步是通过踏实的积累和深思熟虑得来的,学习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典故:赵普夜读

赵普,北宋开国宰相,终生热爱读书。有一天夜晚,宋太祖赵匡胤去探望赵普,看到他正在灯下读《论语》。赵匡胤不解地问:“《论语》是儿童读的书,怎么你还在读它?”赵普回答:“齐家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论语》里。我用半部《论语》帮你打天下,接下来我还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赵普用一生的实践证明,《论语》是他理政的根基。直到去世时,他还用《论语》,显示了他对《论语》的深刻理解和不懈研究。

赵普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并不是肤浅的知识积累,而是对每一部经典的深度阅读和不断实践。只有在深入理解之后,才能真正将学问转化为力量,应用到人生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