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摄氧量年龄对照表_最大摄氧量60很厉害吗


出品:由马孔多跑步研究室精心呈现

在跑步技术的领域中,有一个备受跑友们关注的话题——最大摄氧量。这一关键指标不仅衡量了跑者的有氧耐力与心血管健康水平,更是决定了其运动表现能力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关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问题。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在进行极限或竭力运动时,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所摄入的氧气量。这关乎着跑者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的氧气利用效率。

有效的提升最大摄氧量的训练方法,通常被跑者们采用两种:有氧跑与速度跑。那么这两种训练方式在提升最大摄氧量方面有何不同呢?让我们听听石老师的讲解:

最大摄氧量象征着每分钟的氧气利用能力。当这一数值越高时,就如同发动机的马力更为强大,心脏每次跳动所携带的氧气量也相应增加。心率越高,最大摄氧量也就越大。

即使有人通过高强度运动后,最大摄氧量得到提高,但若长期不进行锻炼,这一数值也可能会有所回落。因为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与心率并非呈线,其最高点通常接近于最大有氧心率。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人只进行有氧跑,其最大摄氧量也能得到提升。

对于顶尖的跑步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等耐力型运动员而言,他们的最大摄氧量可以达到80ml以上。例如,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川内优辉的最大摄氧量数值为82ml。相较之下,普通人的数值大约在30~40ml范围内,而业余跑步高手的数值则可达到50~60ml。

那么,是否意味着最大摄氧量越高越好呢?石老师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

最大摄氧量虽然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通过后天的科学训练,可以提高约20%。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数值会逐渐下降。并非最大摄氧量越高,运动成绩就一定越好。川内优辉的例子便说明了这一点。对于业余跑者而言,不必过分关注这一数据,而是应更注重整体的训练与健康管理。

那么,您的最大摄氧量是多少呢?

石春健:他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医学学士、硕士与体育管理博士。曾担任田径马拉松办公室副一职。作为比利时跑者服务实验室的专业一级跑步教练,他拥有丰富的指导经验,已成功帮助数百名跑者提升了他们的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