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儿女造句_作为华夏儿女自豪的句子
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再造一个美学的天地
文学创作,特别是通过自我认同与情境的写作,是一种再造和记录审生情境的方式,能够让我们实现生命的体认与超越。古典诗词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如王维的《鹿柴》,一瞬间光影的流变被诗篇永恒地记录下来,成为审美记忆的一部分。诗词不仅音律和谐、充满美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特点,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母语。
写作的第一步是成为一个“能感”的人,即对周围世界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往往是世俗、功利、琐碎的,因此我们需要跳脱出来,以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感受。朱光潜先生所言“用直觉看诗的境界”,就是要我们将精神全副贯注于所观事物的形象。
第二步:成为‘观察’的探索者
接着要成为“能观”的人。这需要我们从繁杂的事物中抽离出所要观察事物的本源形象。白居易的《池上》就是很好的例证,他淡泊地观赏小娃偷采白莲的场景,把行迹当作一个孤立的意象去观赏,从而形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画。这正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有效方法。
要将心中的意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能写”的能力。不仅是语言表达技巧的问题,更是诗意寻思并逐渐走向明朗的过程。清晰明确的情思和意境是写好作品的基础,而炼字造句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今天这个语言直白庸俗化的时代,古诗词创作或许是一种挑战。但当学生能够运用诗词表达自我、唱叹生命时,我们便能深深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作为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的目标是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让他们敢于用美的语言去表达自己,与宇宙人生进行真诚的对话。
这种理想和追求,无疑是一种令人激动和振奋的事情。当学生能发自内心地肯定和认可古诗词创作时,我们便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虽历经时间变迁,但汉语言文字之美仍然在华夏儿女的心中生生不息。
后记:
文字于学生心中之发芽茁壮,犹如古文之在历史长河中流淌不息。在文字中找寻自我、赓续文脉,正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理想。
《教育报》XXXX年XX月XX日第X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