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下乡家长感悟_进城下乡实践感悟800字


随着岁月的流转,父母的身影已不再如往日那般挺拔。去年夏天,我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将他们从乡村接到了繁华的都市。

安顿好父母的行李后,我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操作家中的电器,唯恐他们独处时感到寂寞。虽然父亲表面应承,但神色间似乎有些敷衍,母亲则轻声表示:“这大电视看得我们头晕。”我明白了,他们其实更喜欢乡村的自由与开阔。

某日下班归来,我发现楼梯被擦拭得光可鉴人,一直延伸到我所居住的四楼。向上望去,整栋楼的楼梯都是一尘不染。

回家后,见父亲正在卫生间清洗拖把,母亲则在清洗抹布。我一时之间有些惊讶地说:“小区有专业的保洁人员,你们无需如此辛苦。”他们相互对视一眼,父亲淡淡地说:“我们知道,但小区的保洁员有限,不能面面俱到。”

又一次回家,我闻到了饺子的香气。母亲端出刚出锅的水饺,并让我先给对门送去一盘。原来,这是母亲用老家特有的杏仁菜做成的馅料。我虽与对门邻居仅是点头之交,但母亲与他们的交往却十分融洽。

某日下班后,未见到母亲的身影。询问父亲后得知,她在对门邻居家教我如何使用新手机。我略感尴尬地挠头,突然意识到自己对邻居的了解甚少。

周末我外出归来时,家中多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母亲介绍说,这是六楼小王家的孩子淇淇。我察觉到这孩子面熟,但之前并未细看,现在看来十分讨人喜欢。

转眼间,父母在城里已生活了两个多月。一天,我与他们一同下楼时正值上班高峰。楼道里人来人往,父母与邻居们热情地打招呼、开玩笑,仿佛是多年的老友。我虽置身其中,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悦。

仲秋节前夕,父母回了一趟老家,带回了各种家乡特产。父亲更宣布要单元里的邻居们共庆仲秋节。我有些惊讶,毕竟城市中的邻里关系总是带着些许矜持与客气。

但他们却毫不在意地开始忙碌起来。仲秋节那天傍晚,父母早早地在楼下摆放了简易的桌子和各种凳子。随着时间流逝,邻居们纷纷从楼道里走出,共同分享着父母准备的美食。

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物和邻居们带来的拿手菜肴。一轮明月高悬夜空,那晚的月亮似乎特别圆、特别亮。我不禁想起曾写过的一篇关于家风的短文,文中描述了父亲教导我要与人为善、和睦邻里。

现在我才明白,父母不仅言传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他们以实际行动向我展示了好家风的重要性。这种良好的家风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安顺的国风以及人人称道的世风。

暖风拂面犹如春风般宜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