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不曾远去讲的什么


在遥远的北方乡村,曾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

生活在北方乡村的人们,大多有着一段难忘的童年经历。在一个如水般温柔的月光夜晚,村民们会携带板凳、椅子,甚至是一块可以用来休息的小石头,到一个开阔的院落中。那里,一位来自远方的说书人正准备开始他的讲述。这说书人往往是一位盲者,他怀抱着三弦琴,眼神虽已失去光彩,但他的却像蝶翅般不断翕动,用他暗哑的声音,在三弦琴的悲凉伴奏下,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种东方版本的盲人说唱艺术,对于一位陕北人来说,童年时走亲戚时偶尔能有机会聆听。如今,随着乡村的逐渐没落,这样的场景已经离我们远去。在东西方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讲故事的人的存在。比如古希腊的荷马,而东方的历史源头,是否也曾有一位盲人在讲故事,虽然无从考证,但盲人怀抱乐器、四处流浪的讲故事传统似乎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在日本,津轻三味弦是盲人四处说唱的专用乐器。而这种乐器的名字也出现在了一部定格动画《魔弦传说》中。这部电影仿佛是向那些古典时代的讲故事的人致敬。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久保的男孩,他怀抱三味弦,是位擅长讲故事的半盲者。他为了寻找一副神秘盔甲来躲避灾难,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

在这部动画片中,久保与月魔家族的争斗不仅是力量与力量的较量,更是记忆与记忆的碰撞。他寻找到的不仅是一副铠甲,更是对家的记忆、对亲情的记忆、对讲故事的魔力的记忆。当由父亲的弓弦、母亲的头发和久保自身的魔力组成的三味弦凄美地响起时,他以一家三口的强大爱的能量战胜了的月魔,并将月魔化为了平凡的人类——一位丢失了记忆的慈祥外祖父。

这部动画片比《疯狂动物园》更具有吸引力。它既有宫崎骏动画的神秘之美,也蕴含了好莱坞动漫的普世之爱。其丰富的想象力令人着迷:会随三味弦声表演故事的折纸、由树叶构成的帆船、河灯幻化而成的仙鹤、指引寻宝路线的折纸武士等等。

在古典时代,走乡串镇的人是讲故事的人。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小说家继承了讲故事的人的一部分基因。虽然口口相传的经验逐渐消失,但电影导演在现代社会中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古典时代的讲故事的人的角色。电影屏幕后的镜头语言,就像是那位盲者的话语魔术所能讲述的一切。

谈及学术研究,《华夏上古神系》是朱大可先生耗费20多年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全球视野探研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并有着独到的发现: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一发现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启示。

无论是童年时坐在月光下听外乡人讲述故事,还是在影院里沉浸于银幕上的故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宝贵的经历。《魔弦传说》这样美妙的视觉故事,值得我们到影院里去体验那份短暂的沉迷。正如《华夏上古神系》所揭示的那样,认识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历史传统、推动文化的未来复兴,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文化先锋》杂志欢迎各位网友订阅,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文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