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脚下不迷路的成语_老马脚下不迷路是什么
此典故比喻年长、阅历丰富之人,因其经验丰富、熟知情况,而能在众多事务中发挥引导作用。亦可用于形容某事上经验丰富,能起到先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以其英勇与正义闻名。
他外貌俊朗,富有同情心,尤其对于邻国的纷争持有强烈正义感。当燕国的求救声传来,叙述孤竹国之事,他毫不犹豫地集结勇士,踏上了救援之路。
他们历经艰险,最终打败孤竹国,解除了燕国的困境。
胜利的喜悦之后,他们面临了一个问题——回家的路途迷失了。
随着冬天的悄然来临,大地被洁白的雪花覆盖,以往熟悉的道路变得难以辨认。
士兵们相互张望,面露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齐桓公及其大军陷入了困境,犹如无头苍蝇般在山中转悠。
就在大家心生绝望,准备露营等待时,管仲——齐桓公身旁的智者,挺身而出。
他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各位,别急,我有办法。”他指向马厩中几匹看似普通的马。
这几匹马虽外表普通,却身怀绝技。它们是南征北战的老将,蹄印遍布齐国各地。
管仲信心满满地说:“老马识途,它们肯定能指引我们回家的路。”
于是,他下令解开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方领路,大军紧随其后。
老马悠然自得地走着,不时停下来嗅地面,仿佛在追忆什么。
士兵们跟在马后心生疑惑:“这老马真的能带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然而在雪地中游荡了大半天后,老马突然兴奋地嘶鸣起来,加快了步伐。
士兵们抬头一看,惊喜地发现这正是回家的路。老马真的找到了回家的路!
它们左拐右拐,竟然成功带领大军走出了复杂的山路。
齐桓公见状大喜过望:“这老马真是个活地图!”
齐桓公拍拍管仲的肩膀赞许道:“管仲啊,你真是个宝藏般的人物。”
管仲以谦虚的态度回应,心里却想到:“老马识途,就如同我们这些经验丰富的人一般。”
于是,在老马的指引下,大军顺利返回齐国。
此后,“老马识途”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管仲的智慧与谋略。
齐桓公也因这次经历更加信赖管仲,将大事交付给他处理。
"老马识途"这一成语因此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经验丰富、能指引方向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