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分录_本年利润科目分录怎么写
年末之际,各企业单位都会进行财务结转工作,此举旨在清算会计科目的余额、核算本期成本与损益、反映利润实现情况以及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那么,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该如何操作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一过程。
一、年末结转会计分录操作指南
1. 结转收入类科目至本年利润贷方:
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余额转至本年利润的贷方。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2. 结转成本费用类科目至本年利润借方:
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用等科目的余额转至本年利润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相关费用科目)
3. 确定本年利润余额方向:
结转后,观察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方向。若余额在贷方,则表示本年盈利;若在借方,则表示本年亏损。
4. 所得税费用确认及结转: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5. 处理盈利与亏损情况:
对于盈利情况,需进行利润分配。包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再根据公司情况决定是否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股东分配利润。
二、年底结转前的注意事项
(一) 问题:
强调费用性支出的管理,无则不得税前扣除。结账前需核查有无应取得但未取得的情况。
(二) 防止成本费用跨年列支:
企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支出入账,当年费用应计入当年损益。所提费用必须是实际发生且与收入相关的合理支出。
(三) 往来账项核对:
财务人员需对年度内的应收、应付往来账项进行核对,尤其是大额交易账项。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确认为坏账,对于不再支付的应付账款需及时进行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