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扉页是指哪一页_扉页和首页有什么区别


在书籍世界中寻觅温情

在书海中泛舟的今天,有一种书籍形式,如同一股暖流,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阅读的美妙。这就是手工书。

回忆起昨日的曲江文化大讲堂,手工书的先行者徐晋林老师为我们揭示了手工书的匠心与美好。

相较于印刷品,手工制品给予人一种更为纯粹与珍贵的感受。而手工书更是承载了一份历史的传承。从古人的“结绳记事”起,就有了手工书的影子。这种文化遗存,不仅仅是制作书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当代的手工书,常融入艺术的灵魂,以装置艺术及限量书的形式出现,已跳出传统出版的框架,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收藏和观赏上,更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当我们翻阅、制作手工书时,纸张的纹理、特殊的装帧都仿佛让我们触了历史的厚度和文化的温度。手工书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观看和精神生活方式。

除了手工书,曲江文化大讲堂上,徐晋林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微型图书版画——藏书票。藏书票以艺术的方式标明一本藏书的主人,同时也是书籍的一种美化装饰。

藏书票一般大小见方,版画作品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除了主图案,还会有藏书者的姓名、别号、斋名等。国际通行的做法还需在藏书票上印上拉丁文“Ex-Libris”,意为“属于私人藏书”。

藏书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在亚洲,日本最早制作藏书票,而的藏书票于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当时鲁迅先生的版画创作运动也推动了藏书票的发展。

每一枚藏书票都蕴丰富而斑斓的文化艺术气息。不仅图文并茂、知识性强,而且以小寓大、容纳古今。它不仅体现生活气息、韵味无穷,还能激励读书、鼓舞向上。

在当今世界,有许多藏书票收藏家和专门收藏各种书票的博物馆。国际藏书票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同时举办国际藏书票双年展。

徐晋林老师的藏书票作品如何呢?无论是手工书还是藏书票,在一本小小书籍中都蕴丰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