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_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三字经》第七节所载的深刻寓意,以其朴实的语言传达出人生成长的智慧与启示。

阐释:犹如玉石必须经过精心雕琢方能显露其价值,人的成长亦然。若不勤于学习,便无法领悟世间万物的道理,亦无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知识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琢玉高手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绝世美玉。他初次献宝于历王时,因未经雕琢而遭误解,不幸失去双脚。武王继位后,再次献宝却得到同样的结果。直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脚下,文王命人剖开玉石,发现那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这个故事不仅诉说了玉石的蜕变之路,更暗喻人生如玉的成长历程。万物若不经历雕琢便无法闪耀光彩,人亦如此,不学习则无法洞悉世间真理。

典故延展:历史上的和氏璧流传千年,曾作为传国玉玺见证了朝代的更迭。随着岁月流逝,它最终在唐代末年遗失于世。即便如此,其背后所寓含的哲理依然激励着世人。告诉我们:不论天资如何,唯有通过不懈学习和实践方能雕琢自我,使自身焕发真正的光彩。

此节《三字经》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理。正如和氏璧的故事所揭示的那样,人的成长需要经历磨难与学习方能成就非凡。愿我们都能铭记这一智慧箴言,不断学习、进步,使自己的人生焕发璀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