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啥意思


近日,读书社群中传来一条询问,源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词发音之谜。

你是否好奇是哪一句呢?

原来正是这句词中的“争渡,争渡”中“争”字的发音。

初看之下,我自然认为应读作[zhēng],不禁心想这有何疑问。

一位友人立刻反驳,提及他求学时期,老师曾指出此“争”字为通假字,发音近似“怎”,为[zěn]。

哦?我略感意外,不由得疑惑是我的学问有所疏忽,还是友人的老师独树一帜。

友人随即提问,当初在学校里“争渡”这一词的发音究竟是何字?是[zen]还是[zheng]?

出乎预料的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此字应读作[zhēng],音同“蒸”。

有人戏谑地询问友人是否记错了,但友人坚持自己的记忆无误,并称有老师的教学及图文证明。

私下里,我曾对友人的语文老师产生过一瞬间的疑惑,他的普通话是否带着浓厚的方言口音。

但若论及方言与词的发音关系,山东口音确实在《如梦令》的“争”字上有所体现,因为李清照原是山东人。

为了进一步探求真相,我向一位山东的朋友求证。她告诉我山东人通常将“争”读作[zeng],音调上升。

她用一口地道的山东话为我复现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场景。

听罢这纯正的山东版《如梦令》,我不禁觉得忍俊不禁。

关于发音的探究,实为一件严谨之事。

记得过去有母亲在辅导孩子读“一骑红尘妃子笑”时也曾遭遇困惑,因自己儿时所学的发音与老师教的有出入。

母亲选择了妥协,以老师教授的读音为准。

如此看来,语言的发音之谜不仅仅局限于一地一时。

通过与山东友人的交流,我们可以推测,“争”这个词的发音或许是由[zeng]逐渐过渡到[ze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