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点的春联_对联摘抄
对韵传统之宝,饱含群众之情。经典对子,历久弥新,传颂不衰。
自古至今,众多精妙对子流传于世,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尤其那些带有讽刺与幽默的对子,即使历经岁月,依旧具有鉴赏的价值。
今日为诸位献上两副颇具深意且对仗工整的对联,内容辛辣且富有战斗精神,愿君收藏珍视!对联爱好者,切勿错过。
第一副对联:妖邪道法难抵天意,自退风云;污吏恶行,法网难逃日月明。
昔日百姓遇旱灾,常求于道士和尚祈雨。某朝某地,知县与一众贪婪借机敛财,,让灾民雪上加霜。对此,有才子挥毫泼墨,写下此对子。
此对子直指“妖道恶僧”、“污吏”,情感浓烈,态度鲜明。既表达了群众对势力的憎恶,也传达了民众无声的愤怒。
“妖邪道法难抵天意”与“自退风云”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的真理。而“污吏恶行”与“法网难逃日月明”,则是强烈的讽刺,指出即使掩饰再深,恶行终将曝光于天下。
第二副对联:名利权情身外物;忠孝节义心中情。
自古权谋之中,不乏投机取巧之徒。冯道等人虽在历史中留名,但多以“软骨头”形象示人。而明清交替之际,亦有不少如金之俊般的选择投降者。
此对子即为讽刺金之俊而作。金之俊在明末清初时期变换门庭,先后投靠多处势力。有传言称其亦曾变节投靠李自成的大顺朝。
此对子虽表面称赞其“名利权情身外物”,实则暗指其无节操、无德行之举。“忠孝节义心中情”则为讽刺其心中只有名利权情之计而无真忠诚之心。
更有些绝妙的对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每一字皆有深意,直指那些变节软骨的“三姓家奴”。
各位读者,您是否有自己创作的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与大家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