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车是什么意思_区间车是每个站都停吗


近日,市民们在早高峰时段乘坐地铁时,不禁发现列车似乎有些不同寻常。有市民疑惑地问道:“等了两趟地铁,都未抵达终点站,是不是线路出现了什么问题?”

据记者了解,自今年三月份开始,北京地铁在多条线路上实施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包括增加车辆投放、开行区间车、大站快车、压缩站停时间以及突破最小行车间隔等,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高峰时列车的满载率。

熊女士每天前往顺义上班时,接连几天都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她发现,她所乘坐的地铁终点站并未到达预定的俸伯站,而是停在了马泉营站。她观察到对面开往清华东路的列车也只行驶至望京站便停止了。这让她不禁开始担心,是不是地铁线路出现了故障。经过仔细的观察,她发现无论是站内广播还是电子屏幕,都没有显示任何故障信息。

经过与北京地铁客服人员的沟通,熊女士得知并没有线路故障发生。这是地铁实施的多交路套跑模式,也就是区间车制度。客服人员解释说,这是为了缓解期间的客流量而新增的措施。区间车与正常列车的比例相等,每两辆区间车之后,就会有两辆正常列车驶来。而且,如果出现任何故障,站内一定会有广播通知。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北京地铁在5号线、6号线、15号线和13号线等线路增加了区间车和大站快车等特殊列车。此前,这一措施已在八通线和昌平线进行过试点。记者在八通线九棵树站观察到,每一扇门旁都着最新的列车时刻表,大站快车的发车时间用圆圈标注,而区间车则以填充的方式进行了标注。

据北京地铁公司介绍,尽管测试期间八通线与昌平线的早高峰客流量有所增加,但列车的拥挤度并未上升。实际上,6号线和15号线的满载率都出现了下降。这得益于采取的大小交路等措施,不仅提升了通勤方向的运力,还减少了反通勤方向列车空跑的情况。虽然各线路的列车总行驶里程与以往相比有所减少,但满载率的下降也意味着运营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