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是谁_北宋文坛四大家简介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及张衡四位历史悠久的文学巨匠。他们各自拥有代表性的传世名篇,对当时及后世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人,其《子虚赋》、《上林赋》的创作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标志着汉赋的成熟。他的作品气势恢弘,辞藻华美,深受后世喜爱。
杨雄的文学成就则以模拟司马相如的作品为开端,他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等作品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班固的《两都赋》盛赞了东汉的威严与繁荣。而张衡的《二京赋》不仅篇幅宏大,结构精妙,更是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至前118年),是西汉时期的大辞赋家。他热爱读书、击剑,曾担任景帝的武骑常侍。后因景帝不喜欢辞赋,他便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他的作品如《子虚赋》、《上林赋》等,深受汉武帝赞赏,使他成为了宫廷辞赋家的代表。
扬雄
扬雄(前53年至公元18年)是汉赋的重要代表作家。虽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但其口才不佳,不善言谈。他的作品如《甘泉赋》、《羽猎赋》等,均是模仿司马相如的作品,并开创了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
班固(32年至92年)是东汉初期的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自幼聪明早慧。他所著的《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为许多文学家立有专传。
张衡
张衡(78年至139年)是东汉时期的伟大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作品独创性强,尤长于诗赋。其《二京赋》以讽刺者的穷奢极欲而著名,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以上四位大师均为我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和学习。
《知书》一本书读懂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