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是什么意思_尚未与还未的意思


《老子》的“为亡为”章中,有一段文字“未无未”,其解读颇具挑战性。

(关于“为亡为”、“事亡事”以及“未亡未”的讨论)

在《说文》中,“未”被解释为“味”,与六月时节的滋味相关联,且在五行中代表木的成熟。它还象征着木的枝叶繁茂。在《汉语字典》中,“未”也有“木芽”和“尚幼、尚不成”的含义,其中时间未定被称为“未来”,智慧未成则称为“愚昧”。《律书》进一步描述“未”为万物成熟后所拥有的滋味。

在《老子》的“执大象”章中,出现的“味”是否与“未亡未”中的“未”有所不同呢?

(关于“淡可,丌无味也”的探讨)

在我阅读的《楚简老子通读》中,我倾向于从“味无味”的角度去理解。因为,当面对古文字的解读难题时,参考古人的理解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

我个人的解读是:“未”在此处应读作“味”,意为品味。而“亡未”则可同解为“无味”,关联到不刻意品味的心态和心情。

在楚简文献中,除了《老子》中的例子,还有《语从一》中的两个“未”字,今人解读为“味”。这或许可以成为楚简《老子》中“未”读作“味”的佐证。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未亡未”,即将“未”解读为“未来”。这样,“亡未”便可理解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或平常的心态。若参照“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说法,或许可以将“未亡未”理解为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和走向未来。

我提出这一问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探讨楚简《老子》中“未亡未”的正确解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通行本《老子》的表面意义之上。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对于非专业研究楚简《老子》的读者,还请谨慎参考,避免陷入深入研究。

(附上楚简《老子》“为亡为”章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