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翻译_授业解惑原文及解释
【唐】韩愈:《师说》
唉!师道之不传已久矣!欲人皆无惑难矣!古之圣人,虽远超常人,仍从师问焉;今人离圣远矣,却耻于学师。圣人更圣,愚人更愚。圣愚之分,莫非由此乎?爱其子,则择师而教之;然自身却耻于师,实为惑事。彼童子之师,仅授书习句读,非我所谓传道解惑者也。句读不明,惑则不解,或师或否,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智也。医、乐、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然士大夫之族,以师、弟子相称者,则群聚笑之。问其故,则答曰:“年相若,道相似。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不存可见一斑。
医、乐、百工之人,君子所不齿,今其智反不及此,岂非奇怪哉!圣者无固定之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郯子之流虽贤,仍不及孔子。孔子云:三人行,必我师在焉。因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李家子蟠年方十七,酷爱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泥于时代之束缚,求学于我。我赞赏他遵循古道之风尚作此《师说》赠之。
注释简述:
1. 学者:此处指求学者。
2. 受业:通“授”,指传授学问或技艺。
3. 乎:表示与、对于之意。
4. 闻:知晓、懂得之意。
5. 师之:以……为师。
6. 夫庸……乎:难道……吗?
7. 出人:超出众人。
8. 或……或……:有的……有的不……。
9. 百工:泛指各种技艺之人。
10. 年相若:年龄相近。
11. 之徒:之类的人。
1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典及其注解均加以学习。
13. 嘉:赞赏之意。
14. 贻:赠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