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在《大河报·大河客户端》上,一个新闻动态引人关注:郑州市的垃圾分类试点项目正逐渐覆盖更多社区。

近日,郑州市惠济区的居民王女士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她所在小区的旧垃圾桶被替换成两个新垃圾桶——一黄一绿。一个设计为了便利居民投放厨余垃圾,另一个则是方便居民投放其他类别的垃圾,比如宠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纸张。

虽然居民们对此感到好奇,为何小区只进行两类垃圾分类,而郑州市垃圾分类原本是四类?这背后其实有深意。

在郑州市惠济区天地湾·佳苑小区,记者宁田甜观察到每个单元楼栋前都换上了全新的垃圾桶。据了解,这些垃圾桶是在8月13日刚刚替换的。过去的垃圾桶是绿色的,而且体积较小,各种垃圾都混杂其中。

对于混杂的垃圾情况,尤其是破碎玻璃等易造成清洁人员手部受伤的问题,有居民开始自发地采取措施,如将破碎玻璃瓶放置在垃圾桶外,以方便清洁工作。这反映出居民对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在以往,废纸箱纸盒等由于有再利用价值,往往被小区的老人直接处理并进入废品循环系统。但对于其他类型的杂垃圾,由于缺乏分类垃圾桶,居民们往往将其全部丢入一个桶中。现在有了明确的分类垃圾桶后,居民们有了明确的投放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内的孩子们从学校或家长处了解到垃圾分类知识后,开始了解并区分不同垃圾桶的标识。这无疑为未来的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此,郑州市惠济区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解释道,按照2019年郑州市局下发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惠济区需要完成本辖区70%的居住人口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惠济区都市村庄拆迁回迁的居民数量,以及现有的9万多人居住人口总数,他们选择优先在配套成熟的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设施的投放。

自今年7月初以来,该办公室通过采购合作方式与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展工作。近一个月来与物业及办事处等进行了深入沟通并顺利完成了垃圾分类设施的投放工作。接下来他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并进行后续的分类运输和处理工作。

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虽然郑州市的垃圾分类为四类,但考虑到居民日常产生最多的主要是两类垃圾,因此先期设置了两种分类垃圾桶进行投放。在未来他们会在适当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并配备另外两种垃圾的智能化垃圾桶以更全面地满足居民需求。

根据数据和统计信息,惠济区自2017年起就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已覆盖了84%的小区。尽管如此他们仍在继续努力以实现今年70%的目标。这样的努力和成果不仅为其他区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推动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